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3-0075-10 近20年来,世界经济虽然经历了诸多危机,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华尔街金融地震和接踵而至的数次自然灾变,但是,经过短期的修整与恢复之后,情况显然已经逐步向好。就目前情况来看,世界经济已经回暖,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建设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东方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因此,人们当初对全世界的城市建设的连续性的担忧,在今天完全变成了多余。 那么,这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城市建设态势的变化,世界城市美学或者说建筑美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我认为,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崛起,随着城市建设场地由西向东的位移,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热情向往,随着人们对消费社会中符号功能的关注,近20年来世界城市建筑在审美追求上大致表现出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是争相建造世界或国家最高的地标建筑;第二是争相建造功能最佳的生态建筑,包括垂直农业建筑;第三是争相建造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 下面分而论之。 一、争相建造世界或国家最高地标建筑,追求“眩晕”美学效果 二三十年以前,摩天大楼几乎是美国城市甚至美国的代名词。这不仅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摩天大楼滥觞于美国,更是因为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差不多1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城市建筑在高度和气势上一直处于全球之最。纽约拥有全球最密集最令人艳羡的摩天大楼,也有保持世界最高纪录最久的建筑:纽约帝国大厦(381米)从1931年落成起到1973年纽约世贸中心落成(417米)之前,40多年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可是,现在,美国人的摩天吻云冲动(因为是最高的摩天大楼,为了表述方便,后文将称之为“最字楼”)似乎大大减弱,而东方建造“最字楼”的热情却是一浪高过一浪。 首先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东方国家和地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挑战西方(包括美国)高度,将新的世界纪录逐一载入史册,而且,超越建筑高度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超越的高差也越来越大。到2010年4月,当迪拜哈利法塔以828米的高度“高调”竣工之时,此前保持世界最高纪录的台北101大厦已经被整整超越了320米!一个叫人瞠目结舌的、真正令人眩晕的高度。 可是事情并没有也不可能就此停止。仿佛受到了哈里发塔的启示或鼓舞,建造“最字楼”的冲动在阿拉伯世界是愈演愈烈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科威特将投资840亿英镑,于25年后建造一座1001米、可供7000人居住的“丝绸城”(Burj Mubarak al-Kabir Mubarak Tower-Kuwait)②。据《哥本哈根邮报》2006年5月2日报道,丹麦的Henning Larsens Tegnestue A/S事务所将受托在巴林设计一座1022米高的摩天大楼(Murjan Tower)③;已拥有世界上最高建筑的迪拜,在2009年10月5日宣布,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还将建造一座高度为1073米(一说1140米)的纳赫勒港湾大楼(Nakheel Harbour & Tower)(Woods Bagot设计)④;当英国宣布计划于2016年建成1524米高的伦敦通天塔时,沙特“王国控股公司”却在作更富有想象力更宏伟的建筑规划,他们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沙特西部红海城市吉达兴建一座高度超过1600米的摩天大楼。⑤ 这真是应了风水轮流转那句老话——不过,建设地标性摩天大楼,原本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东方冲动,甚至可说是一种阿拉伯冲动。因此,现在应该把这种冲动视为一种回归。《圣经》里说到的建巴别塔的士拿(Shinar)地,即苏美尔或巴比伦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中东(伊拉克一带)。如果要寻找摩天大楼的远祖或原型,最早的摩天大楼,就是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和其父那波博来萨修建的那座高96米的“巴别塔”。那可真是当时的世界之最,据说,《圣经》中那座让耶和华震怒的通天塔即来源于此。不仅如此,当年超越巴别塔的新的世界之最,同样出现在东方,即大约建于公元120年(一说公元前1世纪)的位于也门首都萨那东南的纳格姆山麓的100米高的霍姆丹宫。⑥ 今天,由石油美元催动的“最字楼”交响曲在阿拉伯上空发出了最高亢最宏伟的声音,它以绝对优势抑制了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布建造“最字塔”的冲动,但是可持续地进入世界摩天大楼排行榜的决心,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来就不曾被动摇。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城市,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建造国内或区域性“最字楼”的脚步。“最字楼”,也许是中国当代经济一剂最好的也是最猛的春药,当然,也是一剂危险的春药。 长期不染指“最字楼”的日本人如果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在2012年完成东京的634米的“天空之树”之后,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来一次人类建筑史上最疯狂的建筑行动——再在东京建造一座名为“X-Seed 4000”的4000米高的超级摩天巨塔,不知所有那些受到最字困扰的国家和地区作何感想?即使日本人只是随便说说,难道我们能够设想,今天还会有可能让某一座“最字楼”长期雄霸于天下吗?如果不能,建造这种“最字楼”又有什么意义,如果能,在我们这个媒体时代,又有什么意义?
图1 关于世界最高楼竞赛的隐喻 应该承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最字塔”的冲动或建造,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城市美学的形成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确实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天塔”之类的建造原始摩天大楼冲动,更多地体现了人类对神秘莫测的高空的好奇,以及探索与征服自然的努力;帝王时代的“最字塔”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城市美学的同时,也以最直观最排场的形式展览和炫耀了统治者的王权;现代摩天大楼,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现代主义摩天大楼,则更多地是向国际社会传布一种帝国表情,展示国家实力,宣示一种凌驾于他国之上高高在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话语权,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推广和营销一种新的城市美学和空间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