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

作 者:

作者简介:
滕守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732

原文出处:
浙江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今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大潮中,重提审美文化,就是要发展一种足以与“数字化生存方式”抗衡的“艺术化生存方式”。

      在我国多数人心目中,所谓现代化,主要是以科技的发达和物质的进步为尺度的现代化,而不是一种以发达的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虽然从西方历史上看,物质的进步常常与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的文化成反比,但我国的现代化却没有必要去走这样的弯路。在文化的发展中,我们必须避开西方文化发展的误区,再也不能以物质的进步替代文化的进步。在笔者看来,一种健康的文化最终必然发展成一种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就是以文学和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就是物质生活不断向审美和艺术的层面提升的文化,也是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文化。

      但事实却与愿望相反,在目前的现代化和商业化大潮中,我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已进入西方人走过的误区。我国文化不得不象西方文化那样,承受着异化的苦楚。本文意在列举出我国文化已进入的种种误区,并试图通过对审美文化的强调,提醒人们恢复文化的本来面目。

      概而言之,我国当代文化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裂 我们的文化已经按照西方模式,日益分裂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极,二者有时严重对立,有时相互指责,却少有对话和交流。一方面,许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很少接触人文科学,甚至不愿接触文学艺术,结果变得头脑僵化,形象思维能力日益减退。受其影响,其研究工作和日常生活也变得日益枯燥,其“自我”之内心世界日益贫乏。更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也火上加油,把重点放到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学科,对人文学科则加以冷落。另一方面,许多人文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则甘愿把自己排除在科学和技术之外,误以为对自然秩序的发现和解释不是文化,以致失去一个极其有价值的文化领域而不自知。很明显,如果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分裂得不到制止,我们的文化是少有希望的。克服这一误区,使这两种文化相互对话,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

      2.用技术吞并艺术 从西方历史上看,技术与艺术之间,以及科学与文化之间,一向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有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但弄不好它又会扮演一个拖文化后腿的角色。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其发达的科学技术的确在一段时间内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但可惜的是,大众文化后来走向极端,发展成为一种反文化和反审美的东西。那么究竟何谓大众文化?对此问题,尚无一致的意见。在笔者看来,大众文化主要指现代科学技术支持的当代大众化生产、大众化传播和大众化消费的文化,具体指电视、广播、电影、电脑、流行杂志和小报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文化。不可否认,这些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现代传播媒介,不仅在向人们传播传统的和现代的大众文化艺术,如曲艺、民间文学、马戏、杂耍、流行歌曲、摇滚等,还向人们传播以往普通人不敢问津的的严肃艺术,如绘画、戏剧、音乐、雕塑、建筑艺术等。它们在这方面的贡献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当它走向极端后,产生了许多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却是令人担忧的。众所周知,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其很强的个性和先锋的风格,在于其不断的创造性发现。但经过大众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后,艺术是否会失去先锋的风格?艺术的作用,本在于能同观众作对话式的审美交流,而大众媒介的特点却是单向性传播,观众因总是被迫接收其展示的一切而变得日益被动。再者,艺术家每创作一件作品,都是从一种独特的角度和视野对世界和自我作出的独特发现,经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后的艺术能否保留这种独特的视野?如果不能保留,又何以保留作品原来的审美品质?艺术本来是一种精神性很强的东西,不可能像消费物质产品那样消费,但经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性处理后,艺术竟然变成了一种能够消费的东西,这种趋势究竟会对观众产生何种消极影响?艺术本来是虚实相映的,文化则来自虚幻形象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中(尤其是电脑文化),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的生存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一个最明显的负面影响,是现代年青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与自然却越来越疏远。有的传媒竟然宣扬,未来的教育已经不需要教师,学校教学完全可以用电脑教学代替。这些人不知道,电脑上的小麦永远代替不了现实中的小麦。人们固然可以在电脑上用5分钟的时间学完小麦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但电脑图象永远不会使人体验到小麦开花抽穗时给人带来的喜悦,也闻不到小麦成熟时的清香。他们还不了解,教学不仅是传授和学习知识,还要有师生之间的互相爱戴和真实的感情交流,而这是机器永远无法完成的。

      3.严肃艺术变得太严肃 本世纪以来,西方艺术为了摆脱“工具”作用,日益脱离政治、道德、科学和日常生活领域,在“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建立起“文化的独立王国”和“艺术的自治区”。其结果是艺术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以理解,不仅一般大众难以接收,连那些一生研究艺术的人,也说不出这些艺术究竟表现什么,最后连艺术是什么也不清楚了。对这些日益抽象的艺术,普通大众既不喜欢也不理解,有艺术教养的人很想喜欢但又不懂。我们不否认严肃艺术在精神探索方面的作用,但是走向极端,变得不能与观众交流,就失去艺术的作用。按照审美文化观,人们创造艺术毕竟不是为了自我陶醉,“抽象”或“难懂”不能与高级、优雅、超越、深刻、独特、自由、逍遥、奔放、纯粹、经典、真实等艺术应有的品质划等号。真正的艺术必须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高贵的伦理价值,必须对人及人与世界的多样性关系有独到的洞察和揭示。这种艺术有时像一面镜子,反射、透视和照耀着现实;有时像神奇的眼睛,发现一般人不能发现的经验和生活方式;有时像是一把无情的锤子,有力地震撼着世界;有时像美的甘泉,给人注入新鲜的活力。这种艺术可以超越人们熟悉的世界,但必须与文化的各个领域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作到这一切,唯一的出路是把真善美联成一体,形成一种审美文化,而不是艺术的彻底独立。

      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青年艺术家近年来也创造出一批批连自己也不懂的艺术,其中最甚者是那些所谓的现代诗或后现代诗。因为这些作品模仿的原型不过是西方原作的“翻译”(常常是拙劣的翻译),致使它们既失去了西方语言的原汁原味(韵味),也不见中国语言的含蓄的意象。诗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既然语言的基础被完全摧毁了,就等于是自毁长城、自掘坟墓。西方艺术家创造的抽象艺术虽然难懂,但毕竟建立在西方传统的基础上,因而还具有其特性,我们的这些所谓的抽象艺术则不然,既然它们是在模仿西方,就既远离了西方传统,也远离了自己的传统,注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这样的艺术,有谁能说出个所以然呢?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这是个巨大的误区和陷井,它已经毁坏了许多天才的中国青年的事业,我们难道还能让其继续吗?

      4.文化和艺术变成“包装” “文化”本指一种“人类追求自身完美的过程”,按照英国文化学家阿纳尔德的著名定义,这一目标又是“通过学习人类迄今说出的和做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的”,但这里的“完美”又不是抽象的。人的完美永远离不开真实而美好的经验。但可惜的是,在严重两极分化和大讲“层次”的西方“公司国家”,文化和艺术已经沦落为一种“包装”,用来展示一个人达到的文化“层次”,而少有自身的价值。这种文化包装倾向在中产阶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中产阶级是一批最有机会享受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的阶级,也是一个高度依赖公司体制的阶级。对这些中产阶级来说,个人一旦离开公司组织和公司的事业,就成为非人;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处于精英或杰出者水平之下,就觉得自己下了地狱;一个人一旦离开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就失去对现实的感觉。这些“单向的人”总是对公司组织和广告等采取盲目服从的态度,既然无力对之评论或反抗,注定成为公司国家普遍存在的虚假文化的牺牲品。他们的文化生活,包括其艺术爱好和审美情趣,都沦落为一种装点和包装,而不再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在今日西方国家,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这类的虚假。从那些在一个偶然的周末冒着生命和断臂的危险去滑雪的人(他们多数是非运动员出身),到那些身穿名牌夹克和运动鞋四处招摇的人,以及那些按照流行杂志上介绍的模式指导自己该烧什么饭、该穿什么衣和该思考什么问题的人,都透着一分虚假。这种虚假性的标准和习惯注定使这些人不会有真正的审美情趣。他们只能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只能在一个奔跑的汽车上观看乡村景象,或是乘坐一艘快速动力船将一个平静的湖泊撕碎。他们所参与的所有活动不能综合成一个有机的和整体的审美生活。正如其工作与其家庭生活是分裂的一样,他们所从事的所有文化活动之间也是互不联系的,因为这些活动只是为了符合某一外在的标准而存在,而这些标准又是社会和组织为之制定的。总之,公司人的任何审美兴趣和艺术性活动注定要变成一种对自我的包装,这种包装就象一层坚实的铁甲,严重阻碍着人的真正的审美经验的形成,“自我”则成了这种包装的可怜的牺牲品。最后,整个公司国家的文化变成包装文化——一种对生命充满敌意的、灾难性的、僵化的和不断生发焦虑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生活的地平线——群体、工作、创造、意识、冒险等——全部被一种虚假的“包装”吞食和遮蔽了。它当初向人们所作出的一切承诺,如发现、财富、自由、生活等,不是扩展了,而是变得越来越狭窄了,人类被迫在剥夺、空洞和绝望中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