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老子的美学观点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道”有着直接的联系。“道”是老子以自然之美为核心内容的美学思想的出发点。老子的美学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然美学思想和自然审美观。老子的“道法自然”说体现了他的审美观念、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审美情趣、审美方式和审美目的,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际上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一个开端。 关 键 词 老子 “道法自然” 审美 中国美学 作者简介 靳青万,1953年生,许昌师专学报副编审、主编;赵国乾,1959年生,许昌师专中文系讲师。(许昌 461000) 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于道家思想的研究历来只侧重庄子,认为庄子的哲学即美学,而对老子的思想则缺乏从这个方面的深入全面的评价。实际上,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奠基者,也是道家美学的创始者。庄子对于道家美学思想的阐释,完全是以老子哲学为依据的。台湾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就认为,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包含着中国真正的最高的艺术精神。〔1〕 老子的美学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老子哲学的“道法自然”蕴含着他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和审美方式,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意义,并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 一 老子“道法自然”说的哲学内涵 老子“道法自然”说的哲学内涵集中表现在“道”与“自然”的关系上。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老子美学的核心范畴,老子的美论就是建立在其道论的基础上的。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万物产生的根源和运作变化的规律。“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在,高于神鬼上帝,超越感官存在,名言不能表达,自本自根,无始无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第二十一章,以下凡引《老子》只注章节)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力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在老子这里,道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宇宙生成的动力,万物运行的规律,人类行为的依据。道生成一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但“道”的本性是“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人要以道为依循原则,必须自然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在老子看来,自然无为就是道的本质所在。 关于“道”与“自然”的关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意谓人应法地之无不载,天之无不覆,道之无不成,而道本自然,法道者亦即法自然也。“道”的本性是“自然”的,“自然”与“道”是相通的,离开了“自然”,也就不成其为“道”。“自然”就是天然、自成、自然而然。王弼的《老子注》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怯。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也就是说,道本身无所作为,而应顺应万物之自然。今人詹剑锋先生也说:“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2〕这是十分准确的解释。老子提出的“道”是天道而非人道, 天道就是指自然无为之道。 老子所言“自然”大致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指“道”的初始的混沌状态,即天道自然。在老子看来,“道”与“天”往往是等同的,道即自然,天即自然,都是万物的本然。“道”混成先天地,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但却是一个“独力而不改”的自自然然存在的自在物。 第二,指事物的纯朴本性。老子说:“道常无名,朴。”(三十二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老子的“自然”又名为朴,而这“朴”则是未经任何社会尘染的纯真的事物本性,它无饰无华,是排斥儒家伦理道德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十八章)大道与仁义对立,所以他认为美在天然本色,与加工雕饰绝缘。 第三,自然无为。作为待物态度和行动方式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这种自然而然之“为”,实质上就是“无为”。老子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老子认为天道无为,但无为却不是绝对的不为,实际上是一种至上的为,绝对纯粹的为。说“无为”只是说“道”并非有人格意志的神物,它不去主宰和左右万物,而是一切都顺从事物的本性,任其自然而行而已。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无为就是任其自然,自然即无为也,两者是同一个东西。而从人道运作的实际效果说,自然无为则是无所不为,道不仅生养化育万物,而且使万物自化,使天下自定。一切归于自然,一切顺从自然。这无异于说,“道”创造万物,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一切都是按照事物自身的必然性,任其自自然然的发行和运作,但又自自然然符合一定事物整体性的目的和人的某种社会目的。这与康德所谓的无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说法极为相近。 在老子看来,“自然”即“道”,“道”即“自然”。这样,老子的“自然”与“天”、“无为”、“道”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础,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使老子思想体现出强烈的特点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