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探讨语言哲理美的论著并不多见,大体上是在评析、论述中偶而提及。而且,从未见到有论著将语言的哲理美看作是一种语言的表现风格。笔者认为,语言表现风格的面应该拓宽,包括哲理美,这是常见的比较重要的一个品类。 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哲理美,指的是语言包含着丰富的理趣、吵趣、情趣,能给人深刻。 一、哲理美的语言具有一种理趣之美。 理趣,顾名思义,是说理而有趣。理趣的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包慎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报天下之主情,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见《敝帚稿略》卷二)理趣自有高下之分。沈德潜评谢灵运《游京口北固应诏》一诗时说道:“理语入诗,而不觉其腐,全在骨高。”这“骨高”,即指理趣。 (一)在形象的语言中自然渗透。 这一种方法,从表面上看,全是真实生活图景的形象描绘,因为在形象之中寓含了某种规律,人们在欣赏图景的同时,可以品出内在的哲理思想。 陆游有首《游山西村》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描写山西村的景物和风俗人情,是生动真切的实景描绘。其中第二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在诗中是实景的一个形象组成部分。其间蕴藏了一种哲理思想:世上的事情常常也是这样,发展到一定程度,陷入了困境,忽而出现了转机,绝处逢生,未尝不是一种规律。 (二)是在生动有趣的比喻中表露。 富有理趣的语言常用比喻方法。不过,这些比喻首先要生动有趣,有独到的构思,其次要有“骨子”,能使人产生联想,悟出某种理念思想。 钱钟书的《围城》是反映我国抗战时期某些知识分子的作品,其中就有许多理趣横溢的比喻,下面举一些恋爱观方面的例子。作者对那些缺乏坚实基础的封建色彩、资本主义色彩的婚姻关系作了形象描绘:结婚,既象是“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又象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两个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发人深思。 (三)是在形象机警的双关辞格中蕴蓄。 并不是所有的双关辞格都能表达出论识理趣。富有理趣的双关表层语言形式必须是形象具体,里层内涵指向必须是蕴有锋芒的,两者机警地组合,便会产生丰富的理趣。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北平后,齐白石辞去了北平艺专的职务,在严寒的冬天拒绝接受学校配给的煤球,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他在一幅《螃蟹》图上用古人成句写上了“看你横行到几时”题句,又在一幅一个涂着白鼻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画上题了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题句和题诗因为形象的画面及当时日寇侵略的形势背景,产生了内外两层意思。表面上是说画,实际上是,题句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不会长久的真理;题诗则对当时卖国求荣残害百姓的汉奸走狗作了极其辛辣的嘲讽。 (四)是在饶有情趣的话语中显现。 理趣的表现也不绝对排斥理语入诗文,只是具有特定条件。条件之一,理语必须带有一定的形象性,交相融合,相得益彰;条件之二,理语表述的思想要机智巧妙;条件之三,在语篇单位中,理语所占比重不能过大。 陶渊明《饮酒》第十七首: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列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这首诗后半部是说理,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该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二、哲理美的语言具有一种精深之美。 哲理美的语言常常是精警而深刻,给人以启迪。精深,自然与表达的内容密不可分,但也颇讲究语言运用的技巧。 (一)是紧扣语境运用精巧词句。 许多精深为特色的哲理美语言并非凭空产生的,而与特定的语境条件焊接在一起,这样,既理趣横溢,又具有理论的深度。 宋代张端义《贵耳集》写及南宋孝宗皇帝巡幸杭州附近的天笠、灵隐二寺,有个名叫辉的和尚始终伴随皇帝游览。走近飞来峰时,孝宗皇帝问:“这山峰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不飞去呀?”辉和尚对答说:“一动不如一静嘛!”过了一会儿,孝宗看见观音像,手里握着数珠,问道:“这观音菩萨念珠干什么?”辉和尚答道:“念观音菩萨呀!”孝宗又问:“她念自己干什么?”辉和尚答道:“求人不如求己嘛!”辉和尚所答十分机警,不但巧妙地应答了皇帝的询问,而表现出精深的佛理禅机,充满人生的智慧。 (二)是注重联系辩证运用语言。 这种联系,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构成相对、相反等多种关系,如果一方残缺,或者直接影响到哲理思想的深度,甚至黯然失色;或者全然没有了哲理美的意味。 贾平凹的散文中多见哲理美的这种表达形式。例如《对月》中: 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即有和小孩一般的性格。老和少是 圆的接榫。冬过去是春,百种秋收之后又是冬……就是这么不断的 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 新的圆。 引文中“小”与“老”相反,“春”与“冬”相对,作者着力描写相反、相对词语的辩证关系,其启迪是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