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本文是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经验总结和全新的理论概括,感悟中透露深刻而纯正的理性,断想中存在着斩不断的思辩脉络。全文从“名与实”、“源与流”、“内与外”、“觉与悟”、“情与理”、“象与蕴”、“评与论”等多侧面对书法美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情书 法书 旋律 内美 外美 (一) 名与实 书法是写字,但写字未必是书法,知此理者,可与之谈书法。 人们不必要去读文字说些什么,仅从符号的造型中所感到的那种东西,就是书法。中国文字有音、形、义。字音的艺术是韵律,字义的艺术是文学,字形的艺术才是书法。 许多断简残篇,并无可读性,书法家们却把玩下已。许多外国朋友并不识汉字,面对中国的书法杰作会受到极大的艺术感染,这种能使人把玩和感染的东西就是书法。 书法必须有四个要素:①必须是字;②是字形的艺术而不是字音字义的艺术;③创作过程必须是写;④要美、要有美学价值。 字、形、写、美,四个要素。字是载体,形是本质,写是方法,美是目的。有了这四个座标,才能界定书法。 线组合起来成字,字组合起来成文。书法的载体是字,无论字多字少,无论成文不成文,只要是字,只要写得有审美价值,就是书法,所以,“字”是书法构成因素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单位。 比字小的单位还有线(笔画),但如果只有线而没有组成字,有些自称“前卫派书法”的纯线条,仅能称为抽象绘画,却决不是书法。 “不成字的线”和“组成文的字”是书法的两个边界。越过前一个边界,作品只有线而没有字,那成了绘画。越过后一个边界,字已组合成文,已经是字义的艺术,那是文学。书法的位置,就是在绘画与文学的中间。 彩色画字,泥巴捏字,剪刀剪字,……即使也美,仍然不是书法,因为它们不是写。 书法的内核是字、形、写、美。多了不精纯,少了也不行。 内行称古代书法名作为“法书”,本意是可以作楷模的字。经过听者的脑子后,被翻译出来的往往讹为用方法来写字。如果把书法理解为为表现方法来写字,等于为了表现技巧而写乐曲,刚好把关系颠倒了过来。 如果只讲法,有法之书而已,这是望文生义的“法书”。书法重要的是表达情感,给人享受,也可以称为“情书”。我们要“情书”而不要“法书”,但没有“法书”就写不出“情书”。 符号的美,使实用的文字升华为一门艺术。一篇好书法之作,给人什么呢?直觉的是“美”,深远的是“我爱祖国”。 (二) 源与流 审美是人类的本能,文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美化。社会越发展,对文字的审美意识越强,出现了对文字书写的专门研究。文字从最初的实用意义中升华出美学价值,成为一门艺术,这就是书法的产生。 甲骨文是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但决不是最早的文字,在它之前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文字发展史,从简单的模拟象形发展为抽象的符号,并固定下来。甲骨文1899年才被发现,可以说是最年轻的书法。 甲骨文把我们引入一个谜的时代;先秦金文闪烁着诸子百家争鸣齐放的光辉;秦篆是中央统辖的意象;隶书显示汉帝国博大沉雄的气派;晋人手札流露出当时玄学清谈的风韵;北魏碑刻于质朴之中见天趣;唐重法度,使书法成熟化、定型化、模式化;宋重情味,是对唐的逆反;元综合唐宋,二者兼之,而又不能过之;明重仪态,为求新而苦搏,晚明出现超前意识的大师;清代台阁体优点是醒目清晰,缺点是无性情,从艺术的角度看,已滑至书法的谷底。晚清书法复兴,碑学大盛,开创了南帖北碑分流而治的局面。 整个书法源流的审美过程是从内敛到外露的过程,从无心到有意的过程。 篆、隶、楷、草四大类,不过是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的划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三公山碑》在篆隶之间,《谷朗碑》、《孔羡碑》在隶楷之间,《谷朗碑》楷多于隶,《孔羡碑》在隶楷之间,《谷朗碑》楷多于隶,《孔羡碑》隶多于楷。而行书则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字体的演变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篆、隶、楷、草的概念各人的解释不同,而各种解释都有一个说不清楚的内涵,这说不清的内涵就是篆味、隶味、楷味、草味的“味”。 不同的梳子可以把头发梳出不同的纹理?但头发却不是按梳子的齿形生长的。不同的方法可以把头发理成不同的发式,但头发本来的样子却不是发式的样子。篆、隶、楷、草的“梳子”也说明不了几千年的书体。 (三) 内与外 书法、书法,法内学书是第一步,法外学书是第二步。 多临、多摹,更重要的是多读。读碑、读帖,不是读写些什么,而是读怎么写。 没有朴实敦厚的性格,临写汉碑,难以得沉雄之气。没有超脱的境界和满腹的书卷,临写晋人手札,只会日趋单薄。不求根本,越学法而越拘于法,越觉得高不可攀,这是本末倒置。 残碑断简,只字片石,并看不出什么载道的文,然而却是书法爱好者案上的珍品,能陶冶性情,给人美感。 书法不只八种笔法,运笔也不只八个方向,“永字”八法不过是概略的说法而已。 拓本失真者五:勾勒、镌刻、剥蚀、墨拓、装裱。如是几次,趣味已失之大半。 墨迹印影是照片,拓本是剪影。墨迹影印本是艺术价值,拓本是文物价值。 魏碑基本不是名家所书,也不考究什么笔法,更多的是刀意,写的是汉字,却充满着“五胡之气”。学魏碑就是要从这些“不名”“不笔”“不法”“不汉”中去体味一种别的什么东西,这种“别的什么”才是魏碑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