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民族化的概念,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一种认为:民族化,“就是把他民族的艺术成果,作为丰富以至改造本民族艺术的外在条件加以利用,并成为本民族的艺术手段,其目的在于壮大和发展本民族的艺术”,〔1〕即“化他为我”。另一解释, 民族化“就是要求文学家通过自我的有意识的努力和控制,面向一种固有的民族性(民族风格、民族形式等)靠拢,以实现其全部文学的民族性的普遍化。”所以,“这里的‘化’并不存在‘化他为我’(吸收他民族的艺术,丰富本民族的艺术)的意思,而仅仅是将我纯化的问题”。〔2〕 这些理解显然失之于片面性和绝对化。民族化,就是文学家在审美实践中将本民族旧有的或其他民族的东西加以吸收、消化、分解,改变它们自身的某些性质或状态,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心理、欣赏习惯的民族文化形态。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添加新的成份,改变旧的东西,使之适应于新时代的需要。二是借鉴和利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和经验,吸收、改变,使其“中国化”。这既不仅仅是“化他为我”,也决不是“将我纯化”的意思。 我们都承认,民族性“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是不断丰富发展变化着”。〔3〕因为“民族也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 是受变化规律支配的”〔4〕。同样, 文学的民族化也是“受变化规律支配的”,民族化不是一个自我闭合结构,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是一个僵化的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流动、变化的历史过程。它本身的不断建构来自两个方面:自身的变化和他民族文学发展的促进。其一,关于自身的变化。民族化是一个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完善的,是实践结构在人心里的内化。不同时代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审美实践中对旧有的民族艺术会有不同的选择。它既要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汇聚、继承过来——这是基于不同时代积淀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结构与今天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有着相互对应的同构关系;又要按照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去化解、去改造。前一时代规范的民族化形式,不可能完全不变地作为后一时代的模式和范本被接受下来,过去人们所欢迎、接受的,不见得为今天人们所喜闻乐见。民族化只能是审美实践的结果,而不是先验的模式。不同时代的审美实践形成了一个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所以不同时代民族化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5〕文学的发展在于人们新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的产生, 相应地创造了新的审美形式。审美心理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直接原因,新生的文学形式的产生,又诱导着审美心理的不断发展,不但主体创造对象,对象也创造主体。按普遍性来讲,这种发展是绝对的,无限的。文学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物,便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依次反映出民族审美心理的嬗变轨迹。以小说发展为例,从古代神话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现代白话小说——当代小说,可以明显地看出各个时代民族审美心理的变化以及审美方式的独特性。因此,我们不能把其中的任何一种样式作为民族化的标准,不能以旧的、过去的艺术眼光和审美态度看待文学的民族化问题。 其二,关于其他民族文学发展的促进。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在闭关自守的格局里孤立成长的,而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成长、发展的。这种交流与借鉴决不仅仅是一个“化他为我”的过程,那样只能退化、僵化。它有“同化”,也有“顺应”,既保持平衡,又打破平衡,创造新的“图式”。在改变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的某些性质,产生了具有新质的民族文化形态。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输入,都会有双向的改变。就以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佛教来说,它传入中国后,由于与我国传统的思想意识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同时,传统的思想意识也由于佛教的传入而渗透了新质。鲁迅说得好:“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血肉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6 〕这就是民族化的“两条路”。 民族化不是一个先验的,既定的艺术模式,各个时代所肯定的民族化都有不同的内涵。它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选择,对外来文化借鉴和改造,融合二者,进行再创造,从而形成自身的独特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这一民族、这一时代独特风貌的文学作品。如果用一种固定不变的尺度去衡量,去检验,那就只能束缚文学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了这种泥古不化的倾向:“这等于我们穿军装,还是穿现在这种样式的,总不能把那种胸前背后写着‘勇’字的褂子穿起,民族化也不能那样化。”〔7 〕所以“必须用存在于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量”〔8 〕。这个“心里的尺”有三重规定性:一是“现今”的,而不是远古的;二是“想要参加世界上事业的”,而不是坐井观天妄自尊大的;三是“中国人的”,而不是外国人的。因而所谓“民族化”就是在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我们传统的民族形式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符合当代中国人审美心理和需要的文学艺术作品。 二 民族化是一个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作家、艺术家只有坚持民族化,才能创作出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那么,如何坚持民族化呢?即怎样正确地去“化”呢?那就是要坚持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因为,文学的发展除受制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部门的影响之外,还有其自身的内部发展规律。从时间的纵向,即各个时代文学的关系看,它有继承与革新的规律;从空间的横向,即各个民族文学的关系来看,它有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