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美文化的对话

作者简介: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滕守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章建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徐碧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 100732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徐: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西审美文化》课题终于完成了。应《哲学动态》编辑部之约,咱们一起谈谈自己在完成这个课题时感受最深、最满意的想法,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以此推动关于审美文化的讨论,促进美学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召开了几次关于审美文化的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还成立了专门的审美文化学术委员会,也出了一些论著。但是,到目前为止,审美文化这一概念还是一个含义不明、用法颇多歧义的概念。有人把它等同大众文化,有人则在这一概念下讨论广义的文化问题。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把握这一概念呢?

      滕:对于审美文化,目前要对它作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还为时过早。但我个人认为,把审美文化等同于文化中的艺术和美学部分是不妥的,这等于是用一个新名词代替了过去人们说的美学和艺术。把它等同大众文化同样不妥,因为大众文化在很多时候是非审美和反审美的。我倾向于把审美文化视为文化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上的文化。在这一阶段,随着整个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和审美部分的自治程度和完善程度的增加,其内在原则就开始越出其自治区,向文化的“认识”领域和“道德”领域渗透,对人们的政治意识、社会生活、教育模式、生产与消费方式、装饰服装、工作与职业等领域同化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不是艺术和美学低于政治和普通生活,而是后者受到前者的改造。众所周知,人类文化最初是混然一体的,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直觉、认识与伦理和艺术等,当时未作明确的区别,它们在早期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行为中是同时起作用的。在现代社会中,真、善、美逐渐分家,康德对认识、伦理和审美三大领域的划分,使它们走上互相分离,各自自治的道路。进入后现代社会后,这三大领域开始在审美的原则下重新融合。为什么后现代社会会发生这种新的融合?这一方面出自于后现代社会的社会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和康德之后一大批哲学家和美学家的工作分不开的,如海德格尔、阿多诺、哈贝玛斯、阿恩海姆等人。他们的理论虽然侧重不同,观点也不尽一致,但都在努力把康德美学的概念、范畴和框架从自治美学领域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去开辟一个新的可能性领域的大门,让一个个相互隔离的范畴在这个新的领域内重新遭遇和冲突,最后达到新的融合,成为一种超越自我或主体的意义源泉。他们一方面努力去揭示唯真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找出一种有效的替代物,去替代唯真认识。他们有的在努力发展一种诗化的哲学,有的努力站在艺术允许的有利批判点上,从哲学上批判和解释那个将“真”、“善”、“美”分离的现代性。这种努力的结果,是使审美的原则重新进入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而“无目的的目的性”的审美原则一旦进入整个文化中,人对自然的认识方式也改变了:不再是对自然(材料)的单向的分析型或认知型的关系,而是一种与之达到“共鸣”或“同一”的审美型关系。同样,它一旦进入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就不再有你死我活的相互竞争,也不再被森严的等级隔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激发和发现,最后形成一个与“审美对象”异质同构的和谐“群体”。同样,它一旦进入教育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从死板的“灌输型”或“填鸭型”进入到活泼的“对话型”。它一进入政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就有了真正的民主,政治和管理成为老庄倡导的那种“不治之治”。以上所说,就是西方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些基本表现。

      徐:通过您这样一番梳理,审美文化的内涵便清楚多了。可不可以说,它是一种注重精神品位、以高尚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来引导和提升生活实践、使之更符合人的真正需求的文化模式?如果可以这样理解审美文化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它并不是西方独有的。中国古代文化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文化。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正是以超越世俗功利境界、达到与永恒的宇宙本体融合为—为其精神追求的。这种文化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给了中国人一种质量相当不低的悠闲、浪漫而充实的生活。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几乎天生是诗人和艺术家,他们能把生活中的每一件琐碎小事,如喝茶吃饭、朋友聚会闲谈、社交应酬等等,变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从中得到超越这些活动本身的极高精神享爱。是否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审美化的文化。当然,它还是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未经现代科学和思维方式洗礼的审美文化。

      聂: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文化,这可以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审美倾向。将中西传统文化比较起来看,西方文化极力将人生科学化、逻辑化,而中国文化则极力将人生艺术化、审美化。中西文化都很重视实际,西方文化重视物质实践,讲究应用,讲究实惠,中国文化重视道德实践,讲究身体力行,讲究情义。中西方都有形上追求,西方通过宗教来实现,中国通过艺术来实现。从教育、思维方式和形上追求这三个文化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特征的方面来看,都呈现出这种区别。

      章:现代教育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起来的,它在职业训练上发挥出惊人的效率,随着科学获得长足的进步,教育也在分门别类地培养专家和能手方面表现了自己的特长。而同时,传统教育中完整的人文熏陶渐渐被忽视了。传统教育(即贵族教育)中的人文内容也是需要进行现代变革的;等级制的观念必然被平等概念所取代。只有在人人都成为了自由的主体时,他的人格问题、道德感问题才真正需要被考虑。

      聂: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也不太相同。形象思维、洞观感悟和整体把握始终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方式,而不太善于西方那种逻辑推理、解剖分析。从这种思维特征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偏向审美的,与西方人的思维偏向于逻辑的有明显差别;同时也可以说,具浓厚审美倾向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高扬一种人文精神,而偏重逻辑倾向的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高扬一种科学精神。

      徐:也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性或艺术性的思维。形象想象与抽象思辨、感性直觉与理性分析在这里被融成了一个整体。这一点在庄子那些“大而无当、往而不返”的“无端涯之辞”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而由庄子奠定其基础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后来的二千多年历史中对中国文化一直有巨大影响。我曾经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球状思维”,以表明它与线性的形而上学思维和虽是三维的却仍是平面的逻辑理性思辨思维的区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