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多尔诺的美学思想及其哲学渊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阿多尔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本文从他的生平及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思想环境来探讨他的否定性思想的起源和背景。然后再通过论述他的哲学思想来了解他的反体系式美学思想的逻辑——反概念方法本身就是一种逻辑。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生平与著作

      1903年9月,阿多尔诺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葡萄酒商人家庭。1922年,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音乐理论,并撰写了大量有关音乐理论的著作。1938年,应霍克海默邀请由英国前往美国。1941—1944年,与霍克海默合写《启蒙的辩证法》。1966年,发表重要哲学著作《否定的辩证法》。1970年发表《美学理论》。

      阿多尔诺一生著述繁多,除上面列举的以外,还有《认识论的元批判:胡塞尔研究和现象学的矛盾》(1956年)、《黑格尔的哲学》(1957年)、《黑格尔研究三讲》(1963年)、《介入:新批判模型》(1963年)、《真实的妄言:论德意志意识形态》(1964年)、《社会批判论集》(1967年)、《克尔凯戈尔——美的构造》(1933年)、《新音乐哲学》(1949年)、《音乐社会学导论》(1968年)、《文学笔记》(1966—1969年)。

      尽管他著作繁多,但主要集中在哲学和美学方面——这是阿多尔诺一生研究的焦点,然而他却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他对音乐的偏好使他从年青时就涉足于艺术领域并发表大量论著。另一方面,阿多尔诺所处的是一个异化的痛苦的现实——他本人就是在流亡中坚持他的研究的,早年,他曾认真研究过康德与黑格尔。所有这些,都是阿多尔诺思想的前提条件。此外,阿多尔诺思维敏捷,他能面对工业社会状况,深入到艺术以及心理领域来提出他的主张。当然,他的主张并非绝对真理,而是要对他的著作进行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二、阿多尔诺的哲学思想

      理解阿多尔诺的哲学思想是了解他的美学思想的关键。由于《否定的辩证法》是他哲学观点的力作,从而理解“否定”和“辩证法”就成为掌握他的哲学观点的关键。现分别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作为一种哲学本体论的“否定的辩证法”

      本体论旨在对世界作出本原的回答。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的重点一度从本体论转变到认识论。其中,主客体关系便是本体论的主要课题。阿多尔诺对于主客体关系的理解隶属于“否定的辩证法”之下,他的基本观点是:主体必须把一定的客体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而一定的客体也必须有相应的主体介入才能成为被认识的对象,主体与客体相互不可分。他说:“主客体这两个概念作为结果而产生的反思范畴……它们既不是一种终级的二元性,也不是一道掩盖同一性的屏幕。二者互相构成,就像它们由于这种构成而互相分离一样。”[①]

      可见,阿多尔诺将主客体当作两个平等的要素,两者在辩证的关联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它们既相互依存,又在相互否定的不断运动中展现自身,并在整体中实现自身。

      在这个前提下,阿多尔诺对被他称之为同一性的本体论予以批判。他指责海德格尔把一切现象还原为一种不受反思行动影响的“存在”,从而导致主客体的相互分离。阿多尔诺——这位法兰克福学派的典型代表,决不服从任何思想的规定性,他的主观意识反对任何僵化的外在同一性,由此他认为让主客体的任何一方来服从另一方都是不对的——即使两者不是按传统形而上学地对待而是按黑格尔的逻辑方法来对待,因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在终点仍然走向了“理念”的肯定性。在阿多尔诺那里,主客体只有否定性的关联而无肯定性的关联。

      阿多尔诺认为,凡是同一性或者肯定性的本体论都是虚假的规定性。他说:“海德格尔进行宗教习惯训练,他从中保留的是对依赖和顺从的肯定,以此作为思想的客观法则的代用品。”[②]

      本文不拟详述阿多尔诺对康德、黑格尔等其他哲学家的具体批判,但贯彻其中的有一批判原则,即本体论不应受到任何标准的限制,否则便会“走向强迫”、“僵化”,成为“宗教神学”。只有在“否定的辩证法”中不断运动,才能走向“星丛”,确保主客体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所谓“星丛”是阿多尔诺从本杰明那里借来的一个天文学术语,意指一个由各种彼此并立而不整合的变动因素构成的集合体。他说:“哲学既不存在于理性的真理中,也不存在于事实的真理中。它说的任何话都不服从‘是实情’的有形标准;它关于概念性的论点不服从逻辑的事实陈述的标准,如同它关于实际性的论点不服从经验研究的标准一样。”[③]“否定的辩证法”反对固定化的概念,因为思维和存在在认识中绝不完全等同,它只求“对个别要素的确定性否定”,[④]就哲学而言,“它的悬而未决状态不过是它本身的不可表达的表达。在这一方面,哲学是音乐的一个真正姐妹。”[⑤]而肯定性的辩证法则是一种对先验性的回复。因此,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现象与本质等都是在差别中相互成为中介。这一思想是阿多尔诺在美学中对于审美主客体、艺术的个性与社会性之间留出“距离”的根源。

      (二)作为哲学认识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特点

      1、它使思想摆脱形式逻辑的同一性;

      2、消除对一切概念的崇拜;

      3、提倡反体系性。

      正如批判同一性的本体论那样,在认识论中,阿多尔诺也反对同一性,他绝不容忍用同一性作为真理的标尺。他认为,真理的发现只有通过依赖否定为什么是非真理而不断地探索,决不能认为真理的标准就在于它自身。因为思想——这种企图将具体上升到普遍的理性作用,总是用它自身的强制性魔法来牺牲具体。所以,它只能作为否定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被否定——但不是否定之否定。否定的过程无限展开,在科学的“星丛”中否定非真理——尽管它追求真理,但不是那种早已被思维预设的真理,而是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在“距离”或“差别”中追求的隐含性的东西。所谓“真实”乃是一种“被表达而又不可表达的东西”,它自身的二律背反就是矛盾的法则。他说,辩证地进行思考,意味着为了并针对一度经验到的事物中的矛盾,在矛盾中进行思考。因此,思考与被思考的对象便成为一个“对抗性的总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