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先生的周易美学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明居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芜湖,241000

原文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法分类号 B83—09

      宗白华先生对于周易美学有精深的研究。由于他是著名的诗人,又是杰出的美学家,因而能以充沛的激情去讴歌周易的美,以明睿的理智去剖析周易美学,体现了诗与美的结合,文学与哲学的融通。

      尤其重要的是,宗先生的周易美学研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他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实际,把理与情、抽象与具象、逻辑与体悟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理性逻辑化为具体感性的情思,又把具体感性的情思提升为含蓄隽永的哲理。既可以情动人,又可以理服人,因而启人心智,发人深思,感人肺腑,沁人心脾,耐人寻味。

      一、阴阳相抱、时空合一的美学本体论

      在易经中,储藏着丰富的美。它显隐在神秘的卦爻中,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例如: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自然现象,耕稼、牧畜、渔猎、战争、行旅、婚俗、世态、人情等社会生活画面,音乐、舞蹈、诗歌、雕塑、装饰等文学艺术活动,在易经中都可找到美的轨迹。此外,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如有无、虚实、刚柔、动静、方圆、美丑、悲喜、大小、黑白、浓淡等,在易经中都有源头可寻。黑格尔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20页),其中当然也包含着美的智慧。这种美的智慧集中表现在对待阴阳之道的看法上。庄子《天下》:“易以道阴阳。”朱熹《周易本义》:“易者,阴阳之变。……始为一画以分阴阳。”这是对易之本体论的概括。阴阳就是这种本体的核心。阴阳论就是易之本体论的实际内容。

      阳爻—和阴爻——是揭示阴阳之道的两大符号系统代表,阴阳爻的变易,象征着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它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美学观。宗白华正是抓住这个根本去开掘周易的美学思想的。他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说:“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从哲学本体论上去揭示周易的根本特质的。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易经阐释学《易传》“系辞上”中所说的一句话。

      在易经中,虽然由阴爻和阳爻组建成卦,但并未出现完整的系统的美学的阴阳理论概念。在易传中,则不仅产生了阴阳的理论,而且形成了阴阳的完整的哲学系统,认为阴阳的对立面的运动是推动宇宙万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使阴阳学说具有一种崭新的特质和划时代的意义。

      所谓“阴阳相薄”(《说卦》,薄通搏)与“阴阳合德”(《系辞下》),就表明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阴阳二气,有寒有暖,必然相搏,或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或阴阳纠缠,难解难分;若阴阳调和,则为天地之大德,故称阴阳合德,亦即阴阳感通,此为万物产生之根源,故唐代易学大师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阴阳相合,乃生万物。”万物生生不已、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是生命美的表现。诚如《坤文言》所云:“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只有阴阳相合、协调、和谐,才可臻于如此美的境界。

      从阴阳相搏到阴阳合德,乃是阴阳之道运作的结果。易传的阴阳观,就根植于此。

      “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是易传阴阳论的总纲和最高原则。所谓道,就是宇宙万事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本规律,也就是易传中所说的天道、地道、人道,它是由一阴一阳构建的相反相成的整体。宗先生把它归结为中国人的宇宙观,足见它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宗先生认为,中国人的宇宙观与庐舍有关。宇指屋宇,宙指出入往来。宇为空间,宙为时间。“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这种时空合一体的艺术宇宙,乃是一阴一阳之道运作的结果。所以,宗先生判断道:“我们的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同上)举凡一明一暗、一开一阖、一动一静、一远一近、一高一低、一向一背、一张一弛、一掩一映,等等,莫不与一阴一阳的时空合一体的运动有关。因此,宗先生对于庄子所说的“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的宇宙概念赞美不已;对于周易中所说的“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空间意识备极称颂;对于陶潜、郭璞、鲍照、谢脁、王勃、王维、杜甫、李商隐、王安石、陆游等人描绘时空美的诗句,亦尽情讴歌。

      那么,体现一阴一阳之道的时空合一的美,究竟是指什么呢?这就是生动的气韵、和校赋的节奏、流动的生命精神,也可以说是气韵生动、节奏和谐、生机蓬勃。关于这一点,宗先生有三段话,作了深刻的论述。为了便于了解全貌,兹录如下:

      谢赫的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目,确系说明中国画的特点,而中国哲学如《易经》以“动”说明宇宙人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与中国艺术精神相表里。……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秉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庄子:天,积气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

      ——《论中国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虚灵的,是出没太虚自成文理的节奏与和谐。……

      中国画中所表现的万象,正是出没太虚而自成文理的。画家由阴阳虚实谱出的节奏,虽涵泳在虚灵中,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抚爱万物,而澄怀观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