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立勋 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不少西方美学家提出,现代美学理论应该是由“哲学的美学”和“心理学的美学”两部分组成的,可见心理学美学在现代西方美学中的显著地位。新时期我国美学研究的一大进展,就是加强了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以及文艺创造和欣赏的心理研究。与此相联系,各种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思潮和学说也相继被广泛地加以介绍和吸纳,对我国当代美学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而,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美学作一个客观的全面评价,颇有必要。

      一

      对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心理学阐释和研究,在西方美学中由来已久,在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心理作用的分析中,在柏克对美学和崇高两种经验区别的心理和生理基础的探讨中,都可以明显看到西方对艺术和审美经验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传统。然而,西方心理学美学作为一个美学流派,却是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之后形成的。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将实验心理学应用于对艺术和审美感知的研究,是心理学美学的发轫。而他的《美学导论》(1876年)则被看作是这门学科开始的标志。费希纳和他创立的实验美学,为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以来,在心理学美学的研究领域,除了“移情说”(里普斯、浮龙·李)、“内模仿说”(谷鲁斯)、“心理距离说”(布劳)等早期心理学美学的代表思想继续得到发展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试图把现代心理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运用到艺术和审美经验研究之中,从而形成的各种心理学美学的新理论和新学说。托马斯·门罗在罗列20世纪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时,把它们归纳为14个方面,可见这些新理论涉及面之广。最有影响的理论,当推精神分析学和分析心理学美学(弗洛伊德和荣格)、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考夫卡和阿恩海姆)、生物心理学(或新行为主义)美学(伯莱因)以及信息论美学(弗兰克和迈耶)等。

      心理学美学在20世纪的长足发展,使它与西方传统的哲学美学几乎形成了并驾齐驱的局面。由于心理学美学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方法上都大于和异于哲学美学,所以,它在推动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和演变中发挥了哲学美学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

      首先,心理学美学将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转向对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的探究,从而对西方现代美学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美学主要是对美的性质作抽象的哲学探讨,而当代美学的中心内容则是具体研究审美经验以及艺术问题。心理学美学对推动这种转变起了主要作用。正如托马斯·门罗所说,心理学美学感兴趣的,是“要弄清究竟是艺术家个性中的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创造艺术作品;是要理解欣赏活动的整个过程;是要理解这些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与艺术以外的其他人类经验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人类机体结构的关系。”[1]由于它集中探究审美主体经验的内部过程,因而必然给艺术研究带来新的角度、新的途径。它不是像艺术社会学那样,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上去探求艺术的社会来源和社会性质,也不像艺术形态学那样从完成的艺术作品去描述艺术的形式和风格,而是集中于创造和欣赏艺术作品的人身上,探究艺术家和欣赏者的经验和行为,以便揭示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内部过程和心理机制。心理学美学探索和揭示审美主体心理奥秘的特殊功能和任务,是与哲学美学截然不同的。

      其次,心理学美学推动了西方美学的研究方法从先验的向经验的转变。弗希纳曾经用“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来区别传统的哲学美学和由他创立的“实验美学”,以说明美学研究中两种不同的方法。此后,各种心理学的美学将内省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应用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对经验的美学研究。克雷特勒在《艺术心理学》中把心理学美学的主要特性归纳为两点。除了前面已论到的集中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内部行为和过程以外,另一个主要特性就是“作为科学的学科,它是经验的”。[2]经验的研究明确规定了心理学美学的方法论,从而使它和哲学美学相区别。它不是从某种哲学的构架和先验的假说出发,对审美和艺术的问题作经验的逻辑分析或理论思考,而是以经验的材料为基础,并把思想和见解看作是能被客观数据和有效事实测试和验证的假设。由于它强调研究需要以对审美现象所进行的观察和实验为依据,将结论建立在直接经验到的具体事实上,因而推动了西方现代美学走向科学的发展趋势。

      其三,心理学美学的研究面向艺术创造和欣赏以及各种审美活动的实际问题,不仅扩大了美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促进了美学的应用研究,增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美的本质的抽象探讨和实际的审美活动之间,心理学美学起了一个中介作用。

      二

      尽管对于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各种学派、思潮、学说,人们的评价可能是不一致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心理学美学在艺术和审美经验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还是得到公认的。其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心理学美学运用心理学中有效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审美经验,对审美经验的心理过程、构成方式,组成因素等,做了更具体、深入的描述和分析,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审美经验的认识和了解。心理学关于人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关于各心理过程的构成因素的研究,为心理学美学分析审美经验的特殊心理过程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概念;关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为心理学美学分析审美经验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不同类型,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在审美经验的框架中对审美感知、审美注意、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心理过程,以及审美趣味和爱好的心理根据,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提出了各种假说和理论。其中不乏富于启发性的学说和资料。例如格式塔心理学家对审美知觉的整体性、表现性以及审美知觉和情感相互关系的研究,为理解审美知觉的心理过程及其特性,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阿恩海姆的研究结果表明,审美知觉是对于审美对象的结构样式的完整的知觉,“知觉过程就是形成‘知觉概念’的过程。”“知觉概念”记录了个别具体对象,而且把握了对象的一般形式结构和完整特征。因此审美知觉中包含有“理解”、“悟解能力”。[3]这一极有价值的论断,有助于我们了解艺术和审美中知觉和理解的特殊联系,消除对于所谓“审美直觉性”的神秘观点。此外阿恩海姆还对“表现性”这一重要的知觉范畴及其形成的心理、生理机制作了透辟的分析,认为由对象的结构性质所传达的表现性“是被视觉直接把握的”,“表现性乃是知觉式样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4]这一创造性见解,接触到艺术和审美经验中最富特征的现象,为理解艺术创造和欣赏中形式与情感意义之间的关系开辟了新途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