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本体论问题再探讨

——兼评实践论美学的本体论哲学基础

作 者:
张弘 

作者简介:
张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署名白耶的通信,是为表明我和尤西林先生《摹状词与审美判断》一文(《学术月刊》95年9期)的不同学术立场。实质的分歧更为深层,关系到尤先生既在坚持又欲深化的实践论美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即本体论问题,这点尤先生也意识到了。但原来简短的通信不可能谈透彻,兼之尤先生答函又做了补充(通信与答函均见《学术月刊》96年4期),看来很有必要再作商讨,也便于继续向尤先生请益。

      由于同样认为,论辩必须在学理层面进行,而不该只凭感想或意气,故而我所论述并不限于表面的见解。又因尤先生坦陈与实践论美学的奠基者之一李泽厚先生在思想上的关联,兼之李泽厚有关观点影响之大,探讨时不能不每有涉及。同时对有的常识问题也作了辨析,道理很简单,常识虽告诉人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但科学揭示的却是不同事实。而且不止一个先哲告诫我们,只有“自明的东西”才永远是研究工作的中心事业。所有这些,无可避免地造成了本文的较长篇幅,但我希望借此可以展示清楚,向实践论美学提出的挑战,绝非浅薄无聊的标新立异之举,而是来源于更为根本的理论分野。

      一 本体论的质变与康德的知识论

      显然,争议是围绕着美学与本体论的关系而展开的。尤先生主张美学走向本体论,以便在此基础上重建美学。我不同意这样做,相反认为美学的建构不应简单化地趋向本体论。

      这里有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近年来学界关于本体论的议论虽日益增多,“本体”一词也使用频繁,但究竟“本体”何所指,本体论又是什么,在理解上是侠当含混的。许多人还不了解当代本体论的发展走向,还停留在旧本体论的范畴,这种情况五六年来一直未见改观。如九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到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本体论思想,但仍以“存在的根基”、“唯一者”、“第一前提”来理解“本体”的概念。也有人在文艺学美学本体论研究的讨论中把“本体”说成是“世界第一原因”。一本介绍西方现代本体论的专著,还将现代本体论的特征归纳成在主客观统一的前提下研究世界和人的“本质”。最近还有人一面把本体论放大为世界观或宇宙论,一面又继续认为本体论是研究世界事物中“谁是本源,谁是产物”的学问。[1]

      以上这些说法,仍局限于传统的观念,把本体理解为先在地规定着具体存在、又位于存在物之后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的存在,即“本原”的本质”的意义。对这一本原与本质性存在,也曾先后有过不同解释。这样的本体论,在哲学发展史上构成了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本体论在现代已发生了质变。这是从康德开始的。康德既处在沃尔夫哲学的传统本体论的影响下,又通过《纯粹理性批判》作了彻底清算。康德揭示了,这一本体论毫不考虑客体对象被给予和被认知的条件,就试图来处理客体对象的存在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是一门虚假的科学。于是本体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变成了认知的有效性问题,本体论在康德手里实际上已转化成先验的知识论。

      叔本华曾精当地说明了,康德以后形而上学本体论已不再可能的原因。关键就在,在关于经验的可能性的根源,即超验的纯粹理性的性质问题上,康德和传统哲学分道扬镳了。传统哲学认为,来自纯粹理性的知识或定律即是事物绝对的可能性的表现,是永恒的真理和本体论的源泉。但康德指出,这些规律只是我们智力所具有的形式,并不是事物实存的规律。从这些事物得来的表象的规律,只在对事物的理解上有效,因此不可能超出经验的可能性以外。正是由于这些认识形式的先验性只能基于主观来源,才使我们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局限于一个永远是表象或现象的世界。为此叔本华认为,今后“形而上学的任务就不是飞越经验——这世界即在其中的经验,而是彻底理解这些经验;因为经验,外在的和内在的,无不是一切认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只有将外在的经验联结到内在经验上,……世界之谜的解答才有可能。”[2]这段论述很少为人注意,却鲜明地勾画出形而上学本体论经康德而演变的重要轨迹。

      继康德之后,对本体论作出进一步的根本改造的是海德格尔。由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提出的本体论的基本问题,即“存在一般”是什么意义的问题,同样被海德格尔改述为对存在的认知如何可能的问题。他认为,只有先解决这一点,才能回答所认知的存在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必须以“此在”(即时间性的主体存在)的分析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这同时含有本体论不能按照纯粹本体论的风格建立的意思”;所以为了研究“在先的认知”(a priori cognition)需要有现象学,“现象学是本体论方法的名称,也即科学的哲学方法的名称”;现象学方法之一就是“还原”,和胡塞尔的还原方法不同,“对我们而言,现象学还原意味着引导现象的幻象从一存在物的知悟——不管那知悟有什么特点——回到对这一存在物的存在的理解上”。[3]海德格尔著名的“存在论的差异”或“本体论的差异”也是据此提出来的。要而言之,这就是要区别主体的印象意见和超验的客体对象的分殊。原因在于:“存在本作为现象在”,“因为存在,即事物,在于提供这一方面那一方面的外观,所以存在从根本上并因此必然经常地处于一种可能性中,即其外观正好可能遮蔽着存在者在无蔽(aletheia)中所是的东西。”[4]这就是海德格尔精心构建的“基础本体论”的中心内容,标志着本体论发展到了新阶段。为了更鲜明地反映其理论特点,国内已有学者把通译为“本体论”的"Ontologie"改译为“存在论”或“在体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