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责任审计抽样原则的确立 农业银行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根据中央有关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求、结合农业银行组织使命和业务特点构建的。其目的在于加强对高管人员履职尽职和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评价,并为行党委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决策参考。审计组应就审计查证或认定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被审计对象履职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对其所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区别不同情况作出界定。经济责任审计形成的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须提交行党委和外部监管机构审阅或使用。这些无疑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但在实践中,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开展又受到一些资源约束,主要是审计人员数量有限、审计时间有限,而需要审计的时间范围、业务范围和机构范围又往往较大。如样本量过小,难以对被审计对象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而样本量过大,则无法在规定时限完成审计任务。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抽样必须符合以下原则:一是具备相关性原则,即始终要围绕被审计对象本人决策事项及其分管业务领域组织审计抽样。二是具备代表性原则,即抽取样本要能够代表总体,能从样本特征比较准确推断总体特征。三是具备重要性原则,即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尤其以剩余风险大小选择审计抽样。 二、两种抽样技术的比较分析 审计抽样技术包括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两大类。统计抽样指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非统计抽样又叫判断抽样,是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经验进行抽样和推断总体的方法。统计抽样可以控制和量化抽样风险,且客观性、代表性较强,但审计成本通常较高;判断抽样可以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但无法准确测量抽样风险,可能以偏概全。 近年来农业银行对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全面评价、立体画像”的总体框架,审计内容涉及发展战略、管理决策、重大事项、合规经营、风险管理、廉洁自律等多个方面,但从实务角度看,揭示和反映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结合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水平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最新发展,实施精确的判断抽样已经具备了基础。同时,有选择地引进统计抽样方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既是对审计技术创新的积极探索,又能够在提高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客观性水平上有所突破。 三、着力提高判断抽样质量 如前所述,判断抽样是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抽样方法。准确的、高质量的判断抽样建立在充分的审前调查和深入的非现场数据分析之上。审计组通常通过编制发送审计前问卷、收集梳理既有审计成果以及应用相关业务系统的查询统计功能等,开展审前调查。审计人员通过审前调查,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面衡量,考虑哪些项目、哪些内容应该作为审计抽样关注的重点领域或方向。对通过计算机审计系统提取的非现场疑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梳筛,从中选取有价值的线索,则是确定具体选样的核心环节。而由于多方面原因,这项工作做得还不十分到位,从而也应该是提高判断抽样质量的主攻方向。审计组应牢牢把握以风险为导向的原则,针对各业务领域组织审计抽样。 1.针对信贷业务,主要审计分管业务发展的合规性及风险管控情况,界定对决策失误、管理疏忽、违法违规等形成的风险损失及被审计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抽样过程中,可以首先提取被审计对象任职以来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清单,再与通过计算机审计系统提取的具备一个或多个风险特征的贷款表单比对,并侧重考虑贷款审批层级、审批人的因素,结合重要性原则,确定不良贷款审计样本。也可对上述因素分别按一定权重赋值,根据汇总得分从高到低选择一定数量测试样本。 2.针对财会业务审计抽样,开展审计时,需要审计组对非现场数据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和梳理。而如何有效利用各类财务非现场数据,需要审计人员了解主要账表结构和数据来源,并不断积累经验和方法,结合具体审计目标和相关财务项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抽样。在实践中总结了锁定资金来源去向分析法,主要根据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违规特点,以被审计单位总体财务数据为基础,以资金来源去向为主线,选择分析账表,以关键账户、人员和临时性资金为落脚点,锁定资金来源入口及资金去向出口,分析非现场数据中科目账表之间的逻辑和钩稽关系,从而发现单个或批量疑点,确定审计查证线索。审计费用开支,通常将工资、职工福利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公杂费、租赁费、维修费、广告费等违规易发环节作为关注重点,将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违规现象和可能的风险线索选为现场测试样本,以期揭示管理问题和重大财务风险、严重损失浪费等。 3.针对中间业务抽样,可在对非现场疑点线索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批量特征,选取大额授信、信用卡套现等信用卡业务,批量注册网银、虚增交易数量等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审计重点。尤其强调对被审计对象直接或参与决策事项的抽样。审计组可以事先通过审计问卷等,由被审计单位提供被审计对象在财务、信贷、基建、投资等方面参与决策事项清单,再选择相关非现场账表,依据金额、时间、项目、资金流向等要素,进行认真分析,若发现疑点线索,即纳入现场测试范围。 四、恰当引入统计抽样技术 统计抽样可以弥补因判断抽样的主观性带来的偏差,从而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审计结论的准确度。以下统计抽样方法可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适当加以运用。 1.货币单位抽样。货币单位抽样技术使总体中每个样本的标准差为零,适宜于核对资产的真实性,审核收入、费用等发生额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如需对被审计对象经营业绩真实性进行审核,若已提取财务收支中手工记账、现金入账、整数记账、敏感时段记账、冲账的数据清单,但不能一一核对时,则采用该种统计抽样技术,可以保证较大金额的样本容易被抽取,同时对相关收支总额存在的偏差可以在一定置信区间上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