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亦称疆界,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指政权管制范围的地理分界线,是一个政治学术语。“边界”一词后来被科斯和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引申到经济学领域。本质上,任何事物、经济或社会行为都存在其活动的边界。实践证明,许多事物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往往会面临业务功能迅速扩展、职责边界不断调整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研究国家审计的边界问题,进而探讨审计边界对推动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 国家审计边界的概念及分类释义 目前,国内对审计边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狭义上讲,国家审计边界是宪法及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范围。宪法第91条和审计法第2条的相关规定从法律层面给出了我国国家审计的功能定位与职责范围。在我国审计发展的历程中,经责审计的边界延伸是国家审计边界正不断扩展的最有力例证。从1995年对县以下党政机关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到2010年两办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这15年的历史沿革既见证了经责审计对象从县乡级到地厅级再到省部级的级别跃升,也见证了我国政府审计职能的范围扩展。可以说,宪法和审计法勾勒了国家审计职能的天然界限,两办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拓展了国家审计的活动空间,它们为国家审计推动反腐倡廉和促进国家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可靠的制度保障。 广义上讲,国家审计边界可被理解为按照法律赋予和受委托方委托可开展审计活动的最大时间、空间和经济活动范围。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国家审计的业务边界也随之不断延展到党政经责及信息系统等更新的领域。从影响国家审计的可承载能力角度分析,国家审计边界可分为审计主体边界、审计职业怀疑边界和风险最小化边界。其中,主体边界涉及哪些人作为审计主体的问题,职业怀疑边界解释了审计人员在特定时间限制下审计关注的细致程度问题,风险最小化边界回答了审计如何规避不必要的审计风险问题。 审计主体边界。当前,国家审计的主体由审计署机关各司局、特派办、派出局以及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审计主体的人员构成和总量上限往往会对既定审计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在发达国家,政府审计已朝着吸引民众广泛参与的趋势发展。吸收部分民众成为审计主体的一部分,是审计力量在社会领域的有益外延。它是培养公众学习运用审计思维思考问题和审视公共行为的有力举措,不仅壮大了审计主体力量,更提升了审计监督效果。这对于减少公共权力领域的寻租行为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怀疑边界。有学者认为,从审计判断的固有局限看,职业怀疑水平似乎越高越好。但从审计活动的特点看,职业怀疑应当有其适当的边界。每个审计人员都有独立的职业判断和理性怀疑,这使得不同审计人员对同一经济活动可能存在不同的怀疑边界。职业怀疑边界,即对某一经济活动是非曲直的职业判断,它与人员的知识储备、业务经验、资料齐备程度和分析视角等因素相关。合理的职业怀疑边界是审计人员完成任务的基本前提,也是影响审计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比如,某人分析认为某一经济行为和资金流向都正常,则其会浅尝辄止;反之,则会深入追踪。这两种不同的判断则决定了其审计的边界远近程度。 风险最小化边界。任何审计活动都存在或高或低的审计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审计组往往趋向于降低重要性水平和扩大抽查取证范围,但这将同时降低审计效率和耗费更多的时间。在人力和时间皆有限的条件下,风险最小化与成果最大化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天生矛盾体。为了在这二者间达到平衡,审计人员就必须摒弃理想的风险最小化边界,退而选择其风险可控条件下的次优边界。但随着审计信息化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审计方法取代了原先的传统模式,通过对信息系统的高效检索,审计对异常经济活动的锁定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也有效降低了因抽样不足带来的潜在误判风险。 研究国家审计边界对推动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 不难看出,审计主体边界、职业怀疑边界和风险最小化边界这三个边界之间是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若主体边界越大,审计资源越充分,则职业怀疑可以更加深入,审计风险也能控制在最接近最小化的抽查范围内:若怀疑边界较为适度,则风险也较易控制,投入主体也相对较少:同理,如风险要求较小,则主体投入相对较少,印证怀疑的工作量也会较有限。它们正好构成一个审计边界三角,影响着国家审计的最大可承载能力。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审计的边界在不断拓展,它一方面要求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另一方面还要求审计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审计资源运用到最迫切、最关键的任务当中去,这就形成了国家审计边界不断扩大与审计资源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审计主体资源是否充分、职业怀疑能否得到验证和审计风险能否规避以及贯穿这三者的机制是否顺畅,即研究如何在特定条件下构建一个优化的审计边界三角,对于推动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广泛吸纳民众参与审计,拓展审计主体边界,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审计新格局。民众充分的参与既能普及审计思维和发挥民众智慧,也可增强民众监督公权力的自觉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全民监督下运转,提高不法活动的犯罪成本,减少潜在的经济犯罪行为,这对于缓解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和从源头上根治腐败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