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大屠杀后美国外交官在南京非凡的使命

作 者:

作者简介:
[美]陆束屏,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

原文出处:
日本侵华史研究

内容提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守南京的美籍人士,以及大屠杀后返回南京的美国外交官,利用特殊的身份,在目睹、收集、调查和抗议侵华日军对在南京的美国财产和人员侵犯情况的同时,还调查和揭露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烧、杀、淫、掠暴行,并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的文献档案资料和外交文件。这些人士对保护美国财产、救济南京难民,以及见证南京大屠杀罪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3 年 09 期

字号: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之后,节节向南京进逼,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宣布将首都迁往四川重庆,但是蒋介石和外交部、财政部、交通部等国民政府的中枢机构暂时迁往汉口办公。各国驻华使节,包括美国驻中国大使纳尔逊·杜鲁斯勒·约翰逊与大使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随之迁往汉口,在南京只留下极少数外交官坚守到日军总攻之前。12月10日,在南京留有外交人员的美、英、德三国使馆的所有留守外交官均登上英美炮艇或商船撤离。然而,美国外交官所乘的美国长江巡逻炮艇“巴奈号”(USS Panay)于12月12日在南京上游约25英里的安徽和县水域被日军飞机炸沉。美国外交官与其他一些幸存者辗转乘另一艘美国炮艇“瓦湖号”(USS Oahu)和英舰“瓢虫号”(HMS Ladybird)于12月17日抵达上海。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之后,屠杀了大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普通市民,四处劫持、强奸妇女,肆意掳掠抢劫,纵火焚烧。毫无节制的日军对南京城及市民犯下罄竹难书的暴行,造成空前的灾难。

      在对中国老百姓施暴的同时,日军闯房入舍不加区别地洗劫了各国驻南京的政府机构、团体组织、个人的房产。不管是外国使领馆的建筑、教会的教堂、学校的校园,还是商业机构、外国公民的私人寓所,均不同程度地遭到侵犯与破坏。

      日军向南京城发起总攻之前,虽然各国外交官都已撤离,但仍有27位西方人士留在城内,目睹了日军的暴行。西方人士中有5名英美新闻记者,即《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的阿契包德·特洛简·斯蒂尔、《纽约时报》的弗兰克·提尔曼·德丁、美联社的查尔斯·叶兹·麦克丹尼尔、路透社的莱斯利C.史密斯与帕拉蒙新闻电影社的摄影记者亚瑟·冯·布里森·孟肯。这5名记者在目睹了大屠杀最初阶段的日军暴行之后,分别于12月15日与16日分乘英美炮艇和日军驱逐舰前往上海,并以最快的速度发新闻稿,首先向世人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所作所为。

      5名记者离开后,其余22名西方籍人士坚守在南京城内各自的岗位上,成立安全区,组建难民营,开办赈济难民的粥厂,为20多万难民提供住房,筹措煤炭、米面,供应粮食。这些西方人士不畏艰险,义无反顾地保护、救济难民。由于具有中立国公民的特殊身份,他们在保护难民免遭日军蹂躏的努力中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留在南京的14名美国公民积极组织安全区,尽其所能地保护受尽磨难的老百姓,为他们提供食宿;与此同时,也设法保护在城内的美国财产与权益。然而,面对日本兵的机枪、刺刀,他们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他们向日本当局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抗议,却无济于事。于是,这14名美国公民一起联名签署了一份电报,要求美国外交官立即返回南京,为美国财产提供恰当而有效的保护。但是,他们提出的两次发电报的申请均被日军当局拒绝。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也设法在战争状况结束、局势渐渐明朗之后,尽早将外交官派往南京。日军占领中国首都两周后,美国海军长江巡逻炮艇“瓦湖号”于1937年12月28日从上海启程。“瓦湖号”此行有三个主要任务:一、将美国外交官送往南京,重开美国驻南京大使馆;二、驶往南京上游的安徽和县水域,设法从12月12日被日军炸沉的美国炮艇“巴奈号”的残骸里打捞出重要的文件及其他物品;三、将医药用品送往美国教会开办的芜湖总医院。国务院指示由三等秘书约翰·摩尔·爱利生,副领事詹姆斯·爱斯比和编码职员小阿契包德·亚历山大·麦克法瑾三名外交官组成的美国领事小组随“瓦湖号”前往南京。

      1937年12月31日下午两点多,“瓦湖号”驶抵南京水域。他们观察到“江边一带景象惨败,枪声入耳,还见到城内有多处小火在燃烧。”①停泊在附近的英国炮艇“蜜蜂号”的船长哈罗德·汤姆斯·阿姆斯特朗告诉美国官员“仍不允许外国人上岸,根据日军司令代表的说法,1月5日之前都不允许上岸。所列的理由是,‘清剿残敌’的行动仍在进行之中,还不安全。”②于是,翌晨“瓦湖号”驶往和县“巴奈号”沉没水域进行打捞作业。外交官协助打捞南京大使馆的财物及密码本等重要文件。

      1938年1月4日,打捞作业完毕之后,美国外交官仍没有获准在南京登岸。1月5日“瓦湖号”溯江而上驶往芜湖,将医药用品送达芜湖总医院。与此同时,外交官查访了留在当地的美国传教士的情况,以及日军占领芜湖后美国财产受损失的程度。留在芜湖的美国传教士对美国外交官说:“日军占领最初的一个星期里,‘残酷对待并屠杀平民,肆无忌惮地掳掠破坏’城内的私人财产。外国人的人身能受到尊重,但无人看管的财产一般均遭偷盗。”③

      几经周折,美国领事小组最终于1938年1月6日上午11时抵达南京下关。他们是日军占领后首批获准进入南京城的外国官员。在码头上,他们“受到非常合作的日本领事、海军,以及军方代表的迎接。”④然而,他们对日本官员的印象不久将有所改变。进入市区,历历在目的是极其凄惨的景象:整片整片的商店、建筑遭洗劫、焚烧;房屋中、池塘里或小路旁仍遗有受难者的尸骸。

      前往南京的美国外交官

      1938年上半年有四名美国外交官前往南京工作。率领领事小组的是美国驻南京大使馆三等秘书约翰·摩尔·爱利生(John Moore Allison,1905-1978)于1905年4月7日在堪萨斯州的小镇霍顿(Holton)出生,是奥斯卡·约翰·爱利生(OscarJohn Allison)与安妮B.摩尔·爱利生(Annie B.Moore Allison)的独生子。他的父亲从事火炉经销、维修的生意,在他年幼时便举家迁往内布拉斯加州的首府林肯(Lincoln)市。爱利生在林肯长大、就学,1922年从林肯高级中学毕业后进入内布拉斯加大学,主修政治学,辅修英文。在他读大学二年级时结识了亚瑟·约金森(Arthur Jorgense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