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野中的宁粤对峙与和解

——以1931年《大公报》报道与评论为中心的讨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明臣,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12 曹明臣(1978—),男,安徽旌德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

原文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1931年,《大公报》对宁粤对峙与和解作了大量的报道与评论,其反对军事冲突、坚持和平解决政争的立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媒体的基本倾向,而这种倾向对宁粤双方均产生了影响。期间,宁粤双方均极为重视处理同媒体的关系,利用媒体为自身服务。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3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3)02-0121-08

      1931年2月,蒋介石扣押胡汉民,此举引发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形成严重的宁粤对峙局面,双方一度剑拔弩张。经过和平会谈,蒋介石宣布下野,成立以孙科为行政院长的新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宣告取消,双方实现和解。宁粤对峙与和解在当时一直为社会瞩目,尤其是当时的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与评论。当时的媒体是如何反映宁粤对峙与和解的?有什么样的基本倾向?这种倾向对宁粤双方产生了什么影响?宁粤双方又是如何处理同媒体的关系,利用媒体为自身服务的?对于这些问题,此前的研究成果很少涉及①。本文主要以1931年《大公报》报道与评论为中心,探讨媒体视野中的宁粤对峙与和解,借以回答上述问题。

      一 宁粤对峙初期的“战”与“和”

      1931年2月28日,蒋介石因胡汉民反对制定约法而将其扣押,此举虽使约法之争得以解决,却引发了政坛的一次强震。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国民党中央监委邓泽如、林森、萧佛成、古应芬等四人于4月30日联名通电弹劾蒋介石,电中罗列蒋介石多项罪行,请“爱护党国诸同志急起图之”,对蒋介石予以严厉处分[1]182。5月3日,陈济棠等粤方军事将领通电响应,要求蒋引退。四监委和陈济棠等人的通电,正式拉开了宁粤对峙的序幕。

      蒋介石接到四监委通电后,认为“此四人非军阀,乃监委也”,而倍受压力,并一度考虑“引咎辞职”,后因“剿匪”军务和国民会议二事而作罢[2]491。之后,蒋介石在国府纪念周上表示:“如仅用监委资格讲话,当不起其他纠纷。如有武人弄兵,相信中央可不用一兵,在最短期内平乱,不虞动摇时局。”[3]既对粤方有所警告,同时也表示准备采取非军事手段来解决争端。

      采取非军事手段解决政争也是当时社会所期望的。粤变发生后,《大公报》就明确反对因政争而引发兵争:

      党对人民之种种约言,因事实扞格,多未实现。饱尝痛苦之人民,惟有望党自己速有办法,在平和状态中,速实行良好之政治而已。然一切之前提,须先无兵争,故不能不望国民党本身自消除兵争之原因。[4]

      陈济棠通电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先是陈济棠“抽调驻桂军队集中韶关”[5]39。11日,蒋介石在中央党部纪念周上痛斥陈济棠,指出军人应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应干涉政治,更不应干涉党务,“如果徒凭意气不顾党国不顾一切,甘做陈炯明第二,则民意所在,陈亦不会成功”[5]15-117。14日,国民会议通过严厉警告陈济棠案。此后,何应钦、何成浚、何健、鲁涤平等军事将领纷纷通电警告陈济棠。一时出兵讨粤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对此,《大公报》表达了当时社会的担心:“观最近情形,愈逼愈紧,似政争之上,终难保不演成兵争,南望珠江,恫心往事,实不胜感慨系之。”并再次希望只有政争,勿起兵争[6]。

      对于各方纷纷把矛头指向陈济棠,《大公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军事问题是次要的,而政治问题才是主要的,而且仅靠军事行动并不能解决政治问题:

      夫使单为军事的异动,出兵讨之足已。若其事涉及几多著名党员,而其地又为党的发源地之广东,则已非仅一军事问题,而为党内部重大之政治问题,非仅兵力所能解决者矣。[7]

      《大公报》希望“党国负责诸公”,从党的方面来设法解决政治上之纠纷。

      5月25日,唐绍仪、汪精卫、古应芬、林森、许崇智、李宗仁、陈济棠、李文范等电请蒋介石于四十八小时内下野,孙科“亦附和”。27日,广州中央执监委员非常大会成立,通过国民政府组织大纲,并于次日成立国民政府,宁粤对峙正式形成,国民党又一次陷入重大分裂。

      对此,蒋介石异常愤怒,并作出强硬表示:

      今当国议闭幕后,政府正致力于建设工作,汪等竟又反对政府,破坏和平,诚最大恶极……若以老同志反对新进同志,并违反总理主义,吾人惟有以叛逆看待,消灭之而后已。[8]

      这无疑表达了他即将采取军事手段解决两广的决心。

      该讲话经各报刊载后,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军事解决的担忧。《大公报》也认为,“粤事和平无望,至是殆不容再有转圜余地”[9]。两天后,《大公报》又观察到形势趋于恶化:

      两粤之军事行动,现已彰明效著,勿庸讳言……粤桂形势,嬗递至今,已有相当表示,则其和平解决云云,等于梦呓。故中央虽尚未明颁讨伐之命,而其军事之布置,日来已在积极准备中,将以精锐之兵,抽调三师入湘,闻为夏斗寅一师,冯轶裴一师,陈诚一师。[10]

      29日,吴稚晖也出来发表谈话,将参与粤变各方称为“一个大垃圾堆”,并将其分为“超然派”、“国民党右派”、“西山派”、“桂系”、“改组派”、“国民第三党”等六派,对他们进行诋毁攻击[11]。宁粤对峙更趋紧张。

      不过,《大公报》料定,虽然粤局和平无望,但军事接触应不会立即实现。原因在于粤方兵力较弱,无力北向;而中央对“剿匪”依然不放弃,以继续“竟其全功”;对粤军事,则将于“剿匪”之外,另调军队至湘南,现“尚未到目的地集中”,因此“不能求其过速”[9]。即使到6月中旬之后,仍断言粤方以武力长驱湘鄂“固非易易”,中央欲放弃“剿共”先图解决粤局“亦至困难”[12]。因此,《大公报》极力反对用兵,认为此次粤变“在不能以武力解决之列”,且武力“虽胜而不能解决”,原因在于:

      此番之号召反对中央当局者,乃多为历史甚长之无枪党员。汪、邹、许姑不论,孙科则中山先生之子,现任铁道部长要职之人也,乃亦舍中央而走岭表。唐少川为辛亥以来之元老,今亦弃其唐家湾隐居颐养之生活,而甘于投入纠纷之涡中。且观广州施设,与现在中外承认之中央,殆如剧中之唱双包案,甲执监,乙亦执监,甲国府,乙亦国府。观其氏名,皆党人也,论其标榜,皆党义也。[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