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共同出版《俄藏黑水城文献》的过程中,1997年、2000年我们在俄国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今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整理西夏文献时,发现了一大批西夏文社会文书,计有1000余号,1500余件,其中有关军事的文书就多达近300件。西夏文军事文书中以军籍为最多。这些军籍文书是依照西夏政府的相关规定,对西夏社会基层以首领为单位各军抄详细登记的簿籍,记载着西夏黑水城(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区下层军事组织真实而具体的情况,包括西夏军事组织细胞——军抄的人员、马匹、装备等详细内容,是了解西夏军事组织及其作用的宝贵资料。 英国国家图书馆也藏有一批西夏文文献,系斯坦因步俄国科兹洛夫后尘在1914年自黑水城所得。这些文献已出版,其中也包含一些军事文书,计有20多件,多为残页。其中有两件经整合、补充,可臻于完备,一件较为完整,为研究西夏基层军事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具体资料,十分珍贵。 军籍文书历史文献虽有记载,但中古时期的军籍始终未见实物,这些西夏时期的军籍应是所见最早的军籍文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以下不避浅陋,试将英藏三件军籍文书做初步翻译、考证,以飨读者。 一、0222号军籍文书 1.鉴别 《英藏黑水城文献》第一册第79页下部和第80页上部两幅图片,编号为Or.12380-0222和Or.12380-0222V①。图片符号显示后者为前者的反面。从图片可见此件为残叶,所书文字是难以识别的西夏文草书,Or.12380-0222可见文字10行,Or.12380-0222V可见20行。叙录记载,该件高、宽为25×33厘米,“背面有字”②。笔者据其内容看,两者相关,甚至可能相连,不大像是一页文书的正反两面。 2010年9月笔者到英国访问,专门到英国国家图书馆核对西夏文文献,特别对这一文献做了仔细观察。原来此文献被夹在玻璃板中。该玻璃板中共有3纸文书,除两纸较小的刻本佛经外,还有此较大的文书,可能因玻璃板较小而将这页较大的文书折叠后夹在两层玻璃板中间。若看《英藏黑水城文献》图版则不甚清楚,若看笔者拍摄的彩色照片则一目了然,在Or.12380-0222中间部分可见文书的右边边缘,从Or.12380-0222左侧和Or.12380-0222V的右侧可看到折叠处,两图相接(见图1)正好是一件文书。Or.12380-0222左侧不清晰的西夏文反字(图中红箭头所示)是Or.12380-0222V右侧文字(图中蓝箭头所示)的背面透痕,该西夏字实际书写在Or.12380-0222V的背面。而Or.12380-0222左侧上部和下部的粗笔画是背面画押的透痕。 可以断定,两图片是相连的一件文书,而不是一件文书的正反两面。 2.校补、翻译 此文书系以西夏文草书写就。因西夏文草书难以识别,故本文需转录成西夏文楷书,再译成汉文③。由于文字残缺较多,使文书失去了不少重要资料,影响此文书的实际利用。但是依据黑水城出土同类文书的格式和本文书现存的内容,可以补充不少文字,使文书增添更多的内容。以下录文中方框内的字为笔者推补字,补充依据见注释。
十一、手头护二、项遮(30)一、独目下(31)三、喉面…… 二、更兜(32)、关子(33)、铁锁五、裹节袋等全 番杂披:麻(34)六、项五、肩一、胸三、喉嗓二、末十二、盖 三、结铁有、毡里裹袋等全
经过这样一番补充,使这件文书庶几完备,提升了其文献价值。 3.诠释和考证 这是一件典型的军籍文书,与同类的俄藏黑水城军籍文书有同样的格式,登录着同类的内容。文书分为4部分: (1)总叙 这类黑水城出土的军籍文书开头是“黑水属”三字。“黑水”应是黑水监军司的略称。“黑水属”明确此军溜是黑水城监军司属下的军溜,同时也明确了文书形成的地点。 然后记首领名字。首领是军溜的首长,是军溜的灵魂,最重要的人物。此首领名嵬移慧小狗。嵬移是姓氏,党项族有此姓。慧小狗为人名。 接着记“正军一种纳告”六字,这种写法在所有同类文书中皆同。西夏文与辅主、负担相对的正军,在西夏文中为“军、正”。因此这里的“正军”二字显然不是与辅主、负担相对的正军,而应另有别意,很可能是正规军的意思。“正军一种”可能是一支正规军之意。“纳”即缴纳,登记之意,“告”即是向上报告。 再后记自上年“天庆己未六年六月一日”始,至当年“天庆庚申七年五月底”,整整一年时间。原来西夏政府规定每年在西夏基层需要对各军溜内的军抄进行登记,即纳军籍。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卷六专设“纳军籍磨勘门”。其中有纳军籍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