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05-0007-04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任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的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要使人们懂得善恶、是非、荣辱,更主要的是要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深入人们的内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然而德育有别于智育、体育,它更需要长期的“浸染”,在这个“浸染”过程中,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及科学有效的学校道德教育,能够产生德育的“正效应”作用,反之,则产生“负效应”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继承和创新中促进了道德教育的逐步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无需讳言,由于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遭遇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双重“夹击”,作用难以发挥;而新的德道教育体系又尚未形成,道德教育往往成为“脆皮香蕉”,让人喜中带忧。 一、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 为了研究的真实性,笔者设计了一套“三贴近”的问卷,即更加“贴近真实、贴近生活、贴近心灵”。问卷的设计立足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大要素。在样点选择上,既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又考虑到了地域的差别性——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学校,而大学则选择了一所地处地级市的普通二本院校与一所地处大城市的“211工程”大学。一共发放问卷840份,其中小学发放300份,三所学校各100份;中学发放300份,每所学校的初、高中均50份;大学发放240份,普通二本和重点大学各120份。有效问卷有785份,有效率达93.45%。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既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问题成堆”,也不像有些调查结论那样“遍地阳光”。[1] 1.道德情感认同度较高 在涉及大学生道德情感体验的8-12题中,表示“班集体获得荣誉时会与大家一起激动开心”;“对于见义勇为而受伤的同学会表示敬佩”;“对于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无比自豪”的选项比例都超过60%,只是“很乐意地参加社区服务与公益劳动”的比例不高,只占34.63%,但“不是很有激情,却依然参加”的比例却过半,达到59.52%,说明大学生在道德情感上更趋于理性。在中学问卷中,初中的情感体验明显高于大学与高中,小学阶段的比例在社区服务这项更是高达90%多。说明各阶段的情感认同度普遍较高(见表1)。
2.社会公德行为表现良好 社会公德教育在小学阶段就得以开展且密集度较高,本次问卷对小学生的公德调查做了较为重要的部署,效果总体不错,做得到的概率都能在过半左右,只有“礼貌待人,不说脏话”这项稍差(如表2)。这说明我国小学的公德教育成果尚好。 除网络文明用语这题之外,其余3题百分比普遍较高,“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大学生中比例接近百分之百,在调查的205份问卷中,只有5个人选择了不让座,高中、初中都达到了90%左右。另外有63.41%、64.44%、48.66%的大学、高中、初中生在网络文明用语这题中选择了“要看聊天对象”这项,真正不注重网络文明用语的只有5%左右,可见中学生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表现还是很理性的(见表3)。 3.德育效果无明显地域差异 问卷样本的选择分布在江西省的三个不同层次城市,包括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的学校,那么不同层次的城市、不同的教育条件和不同的师资与文化氛围是否会对德育效果产生影响?通过对同一阶段的不同地区的道德教育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德育效果无明显地域差异。 (1)地方二本大学与“211工程”大学的差异性分析。通过对25道选择题的A、B、C三个选项的数据统计,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中,A、B、C 三项的levene方差齐性检验中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样本的方差相等,而在均值方程的t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如表4),说明二本地方大学与“211工程”大学间无差异性。 (2)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中学的差异性比较。通过对21题选择题的A、B、C三个选项的数据统计,经过ANOVA的多重比较,如表5与表6,县城与地级市、省会城市与县城、省会城市与地级市的差异性在A、B、C三个选项中均无任何表现。显著性值均大于0.05,区域之间未存在差异性。
(3)小学部分县城、地级市、省会城市中学的差异性比较。通过对前10题选择题的A、B、C三个选项的数据统计,经过ANOVA的多重比较,如表7所显示的县城与地级市、省会城市与县城、省会城市与地级市的小学生道德表现的差异性在A、B、C 三个选项中均无任何表现。显著性值均大于0.05,区域之间未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