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3)05-0108-08 艺术本质问题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甚至许多后现代主义者和其他反本质主义者还认为艺术本质问题是一个伪命题,艺术与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一样都没有所谓“本质”。然而,“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却始终挥之不去,像个幽灵萦绕在美学家、艺术理论家、文论家的脑际。因此,我们认为,像古典时代那种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艺术本质”确实是难以寻找,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但是,把艺术区别于其他任何事物,决定着艺术的性质状态的内在规定性还是存在的,不过这种内在规定性是多层次的,开放的,可以多角度探讨的。那么,我们就从深层审美心理的角度来探索艺术本质问题。从深层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从审美无意识和审美潜意识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认为似乎可以认可这样的观点,即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还是一种精神生产,也是一种反映现实的心理形式。 一、艺术生产论辨正 艺术生产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独特理论。它超越了西方19世纪中期以前的古典形态美学和文论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自然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界定,也不同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和文论的艺术本质论,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阐发和发展,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把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规定为“生产”(劳动),把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归于社会实践整体之中,认为艺术生产不仅要遵循生产的一般的、普遍的规律,而且也有其自身的独特的、审美的规律;它把艺术生产放回到人类社会历史的语境中,并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体考察文学艺术,阐述了文学艺术家的非生产者和生产者的身份二重性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商品性和审美性的存在二重性,发现了艺术生产之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规律,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诗歌等精神生产、艺术生产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敌对的本质现象。艺术生产论在西方美学和文论的发展史上是一种革命性变革的艺术本质论,把文学艺术还原到社会实践的本根上来了。它在世界美学和文论领域中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改造世界”的宗旨。①P57-64 但是,由于20世纪初世界的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特别是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世界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成为主要的社会潮流。因此,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本质特征被非常鲜明地凸显出来,成为两大阵营的政治斗争的工具,而文学艺术的精神生产本质特征相应地被遮蔽,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也就被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论和反映论所淹没。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领域,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卢卡奇、高尔基、鲁迅、周扬等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论家,都主要高扬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意识形态论和反映论,而相对忽视了艺术生产论。而西方现代美学和文论则更多地在反对西方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倾向,掀起了弗洛伊德主义的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论、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美学和文论、柏格森、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等等反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潮,以及俄国形式主义、英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和有意味的形式派)、法国结构主义等等科学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潮。②P256-261因此,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和文论的批判锋芒指向了19世纪以前的西方美学和文论的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和认识论的艺术本质论,也没有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艺术生产论的巨大价值。 倒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西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的一些手稿陆续出版,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等,给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不同于俄苏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思路,艺术生产论就被重新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文论家们针对他们所处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文学艺术状况,从艺术生产论的角度进行了持续不断、广泛深入的研究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艺术生产论思想深化和细化了。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来审视文学艺术的应该是德国戏剧家、诗人、戏剧改革家贝尔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③P114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和陌生化(间离效果)理论直接体现了他所谓的“生产美学”理论。他把文学艺术视为变革现实和进行社会政治革命的手段,把现实主义当作进行社会斗争的方法,重视辩证法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考察和揭示社会生活的矛盾来批判和变革社会的功能。布莱希特极力反对俄苏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早期卢卡奇把文学艺术仅仅当作外部世界和现实生活反映的认识论艺术本质论,认为文艺也是一种生产,是对现实的介入,是变革生活的一种努力。他认为,文学艺术之所以是一种生产,是因为文艺在本质上把生产劳动作为主要娱乐源泉,文学艺术如同生产力、科学,也是一种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艺术家也隶属于不断推动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工人阶级。他还主张文学艺术与生产劳动是同构的。在艺术生产中,艺术技巧就是艺术家的劳动工具。就像一切物质生产一样,艺术生产也是一种集体性和民主性的活动。艺术家不是超尘脱俗的天才,而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参与者。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美学家和文论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深受马克思和布莱希特启发,本雅明也把文学作为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作家作为生产者。他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1934)和《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中阐述了他的独特的艺术生产论,把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和布莱希特的生产美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中本雅明就直截了当地把艺术家作为生产者,把艺术家的创作作为一种生产,把艺术家的创作技巧作为艺术生产力,把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艺术发展的动力。在《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以摄影和电影为例分析了复制技术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他指出,摄影和电影等机械复制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文学艺术作品失去了神秘的“光晕”,祛除了文学艺术的独一无二性、仪式性、膜拜性,根本改变了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性质,使得文学艺术具有了展示性、民主性、大众性,使艺术由少数人垄断的专利品变成了大众的共享品。与此同时,复制技术使得审美和艺术的范式发生了变化,由人们的膜拜变成了心灵的“震惊”,从而可能以现代的艺术政治学取代传统的艺术神学。这样,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不仅颠覆了西方传统的神学的艺术,而且还以民主化的、大众化的政治化艺术对抗着当时的法西斯独裁的、政治化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