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调整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组织的运行方式,削减了中间层次,缩短了组织的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从而确保组织信息实时而准确地采集、加工和传递,降低了组织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推动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发展。在全球信息化环境下,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必须顺应信息技术的剧烈变革和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努力构建数字化审计工作模式,着力提升审计监督能力。通过远程现场管理、信息及时传导等网状信息传导平台,可有效确保决策指挥及时到位、非现场和现场有效沟通,过程控制高效顺畅。 (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的主要经验 信息化条件下应建立以“一个中心、两条通道、一个平台、三个依托”为框架的大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即以OA、AO交互为载体,构建一个大型项目统一指挥中心,实现对大型项目审计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互联网和审计专网为载体,形成日常事务性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两条通道;以AO系统为支撑,建立一个数据平台,实现对大型项目数据的集中式处理。在财政审计大格局框架下,可采取“多中心协调行动、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对财政审计大格局框架下的组织方式进行创新。在财政审计大格局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成立信息研究中心、数据分析中心和项目执行中心等来实现目标。 (三)审计组织方式调整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通过调整信息化审计组织方式,以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为突破口,为审计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平台,合理、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有效整合社会经济各方信息,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完整把握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实质,拓展国家审计领域,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服务,是审计机关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重要工具,是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保障。 二、当前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不足 (一)不能很好地适应审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当前审计机关数据归集主要由各业务处室对口归集、管理和运用,造成业务与数据的相对封闭,信息共享主要以点对点为主,可扩展性不够强;数据存储分散、数据描述格式和方式不统一,整体缺乏统一规范,而且由于数据重复管理、重复维护,使工作量大大增加;割裂了各行业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审计人员无法利用各行业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影响了数据的利用效果。 (二)不符合信息化条件下组织形式扁平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在政府审计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上,采取的是将从事相似活动的人组织在一起,形成财政、金融、企业、投资、外资、行政事业等审计部门的职能型结构。在审计项目中,大多也沿用了这种组织结构,即由某个审计业务部门具体组织某一项目的实施,该部门的负责人就是这个项目的行政上级。在审计机关发展的初期,审计项目规模较小,采取职能型组织结构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可以不断强化审计机关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增加部门内部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审计人员通过依托一个相对稳定的职能部门,可以获得一条顺畅的晋升途径。但在信息化条件下,组织形式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当前的组织结构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是容易形成职能孤立,协调较为困难。这种组织方式的人员趋向于只关注本部门,在完成指派任务时易忽略其他部门的要求。由于孤立的职能群体在考虑整个组织与目标时的角度受到限制,因此想达到跨部门的协作相当困难。例如,在大型审计项目中,牵头审计业务处室负责人通常是项目联络员或项目协调员,虽有一定的决策权,但也仅限于可以定期组织项目调度会议之类的工作,在人员和其他资源配置、审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协调难度较大;参与审计的各个业务处室更为注重的往往是所分工的审计领域,整个项目的目标则往往被忽略。主要表现在处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合作意识不强,习惯于各自为战,人力资源整合的效果受到影响。 二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审计项目大型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要求。当前的审计项目和被审计对象逐步呈现出大型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例如,财政审计大格局涉及财政审计、农业审计、资源环保审计、行政事业审计等多个业务部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的国有企业具有规模大、跨地区、跨行业的特点,组织结构复杂,业务量、资金量庞大,审计组通常由若干个审计小组组成,审计地点呈分散化、异地化。因此,审计项目组长需要将跨组织的成员集中起来,迅速组成高效的团队,实现项目的成功。而这种项目通常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但当前的组织结构在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不能适应项目复杂化的发展需求。 三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审计任务繁重与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审计任务繁重、人员短缺,单靠一个部门的人员往往难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而临时抽调的人员通常会认为该审计项目非本部门自身的任务,因此该项目任务不会被视为他们的主要工作,有的甚至将项目任务当成额外的负担,不免存在敷衍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