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原则与CMM质量体系在商业银行审计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徐婷婷,王雅各,槐雯雯,南京银行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SMART(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alistic、Timebased这五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的合体,意指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可证明的、有截止期限的)原则与CMM(一种结合现代管理方法和质量工程的企业运作管理方法)质量体系目前在工程、软件质量管理等领域广泛运用,考虑到商业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和数据库的庞大性,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下,笔者认为,可将其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利用SMART原则中的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时限性四个要素,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目标加以明确,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标准。同时,通过实施CMM中的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四个成熟等级,实现控制审计过程、提高审计人员组织性和个人能力的目标。

      SMART原则在商业银行审计中的运用

      以A银行为例,A银行是一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设有总行级审计稽核部,对各分支机构内部审计岗位人员实施垂直化管理。

      明确性。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一般对审计目标的表述为“增加审计价值”。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加审计价值有许多具体做法,如:推动审计成果转化、强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审计评价的利用率等。运用SMART原则,表示目标为“某年度审计成果产生的绩效”、“根据审计评价对人事方面的调整”等,使目标设置有明细化的项目数量、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很清晰地看到部门或个人计划要做哪些事情,以及计划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

      可衡量性。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例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目标是“进一步改进控制缺陷提供保障”。这其中的“进一步”是一个既不明确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A银行要求将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比率、审计建议的采纳等方面作为衡量标准,例如:要求被审计单位在某时点前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审计组会在一个规范的时间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后续审计,这就要求在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中,使制定人与考核人有一个统一的、可度量的标尺,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可实现性。目标设置要坚持员工参与、充分沟通的原则,使拟定的工作目标在组织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一方面,A银行在每年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由各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组织内控的体会提出审计项目选题,经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研究后,有重点地安排审计项目;另一方面,在选择审计项目负责人时,采用主审竞聘形式,并将竞聘结果作为每年考核的参考因素,进一步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和进取心。

      时限性。目标设置要具有时间限制。A银行依据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时效性等因素确定每个项目的实施时间,同时细化审前准备、现场实施及撰写报告等时间,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以方便领导对下属工作进行适时指导,并根据突发状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此外,对审计项目的后续审计时间也应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将其整改情况与绩效考核或问责处理相挂钩,从而有效提升审计质量。

      CMM质量体系在商业银行审计中的运用

      每次项目进行时开展必要的非现场审计线索筛查,通过日常工作中对易发生风险行为的总结,利用数据挖掘工具编写相关程序,并将该行为模式固化在脚本中,每当所做项目涉及到该内容时,可直接依托脚本在新产生的数据中运行,以实现“可重复管理经验”的目的。在A银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需要审查营业机构是否存在非营业时间办理非自动柜员交易的情况,如果仅靠人工查阅监控以获取审计线索,因机构、期间各不相同,每做一次就需重复劳动,且有可能因一时疏忽而未能发现问题,如果依靠数据挖掘工具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保证审计质量。每笔交易不论发生时间早或晚,均会在系统中留有记录,据此A银行审计人员可利用以IDEA(互动式数据提取及分析软件)为基础的非现场审计系统,通过抓取相关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非营业时间办理非自动柜员交易的情况。

      A银行在审计管理过程中制定了针对各类业务的检查手册,固化并明确每项业务环节的检查要点,此类手册不仅流程逻辑清晰而且每一步骤的目标明确,即使是没有做过检查工作的人员,也能通过查看此类检查手册来有步骤分重点地实施检查工作,并在审计实践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经济、管理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完善检查手册,使其更贴近实际,以此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A银行审计稽核部定期对各分支机构内部审计岗位人员开展指导和培训,对分支机构内部审计质量进行管理,从每年上报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进行审核开始,到具体每一个审计项目的方案详细指导,从质和量的双标准出发,要求分行内审人员明确每个审计项目需要达到的目标,一旦与目标发生偏离,审计稽核部人员将根据其偏离的程度及性质,适时指导其采取相应措施。

      A银行建立了项目后续管理的制度,在项目结束后对其进行回溯检验,不断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并每年根据全行工作重点制定审计培训计划,以“小讲堂”的形式对相关信息进行共享。同时要求审计人员能够举一反三,持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胜任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