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前后英印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领土与国民政府的处置

作 者:
张皓 

作者简介:
张皓,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张皓(1964-),男,贵州德江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政治史。

原文出处:
晋阳学刊

内容提要:

印度独立前后,英印分三路侵占和蚕食“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宣称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东段边界线。英印两国的目的有所不同,英国企图在中印两国之间留下领土争端,印度企图进一步建立环印度洋政治圈和对中国的战略态势。国民政府的处置,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在印度独立前,国民政府积极而主动,一方面指示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予以注意,要求与中央政府协调一致;一方面同英印交涉。噶厦反对英印的侵占,明确表示它从未承认过西姆拉草约。印度独立后,国民政府消极而被动,打算在中印条约签订后再来解决边界争端问题,丧失了利用印度独立之机遏制英印侵占的有利时机,印度的侵占变本加厉,历史的重担只能落在新中国政府的身上。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13)02-0042-11

      中国与南亚次大陆诸国的边界沿着喜马拉雅山,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其中遭到英帝国主义侵略而成为最大争端的是东段。它位于不丹以东、印度阿萨姆平原以北,它“自云南、西康及西藏实力所及之接境处起,经杂俞(即察隅)、洛俞(即洛渝)以迄门俞(即门隅)为止。即自东经九十八度四分一察隅附近,向西推至不丹东端,东经九十一度半之一扇形区域属之”①[1]138。这是一条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沿着布拉马普拉河走向的一条传统习惯线,即“从西境阿米垃特勒Amra Tala沿靠Bramaputra江东至察郎(或茶梅岭)Chameliang”。国际社会是承认的,如1940年之《牛津最新地图集》[2]和1947年之《新哈蒙德世界地图集》[3]所绘中印边界线即是如此。但在1914年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暗中划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将门隅、洛渝、下察隅划在该线以南。印度独立前后,英印加紧蚕食和侵占中国领土,1946年之“印度地图所绘之该方面国界,以印度已经侵占控制或认为于印度边防有利之地区为界,由我国所认界线平均向北推进约二百英里,东端抵接近察隅之瓦龙,西端囊括提郎宗门达旺,中部深入白马岗雅鲁藏布江河曲附近,包括洛渝。从地图上观之,与被蚕食之区域,几等于尼泊尔面积”[4]164。虽然学术界对中印边界东段问题作了研究②,但是尚未探讨印度独立前后英印是如何蚕食、侵略这段中国领土及国民政府是如何处置的,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一、寻求对华的有利战略态势:英印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

      根据云南德钦设治局派专人调查所得,综合国民政府的抗议,英印入侵的方向有三,“东部向察隅桑昂曲宗推进,中部向白马岗推进,西部向门达旺提南宗向崔纳宗方面推进”[5]185。

      (一)孟崖、提郎宗、达旺及崔纳宗一线。

      孟崖(又称猛崖)位于不丹北部边界,其北为提郎宗(Dhirang Dzong),提郎宗之北即达旺(Tawang),达旺亦称门达旺、孟大湾(Monda)。它“在西藏南部羊卓雍湖(Yam Drak Tso)之南、不丹边界之北,距江孜约七站,具地有河,河之南为不丹境,河之北为西藏境,纯属藏境”[6]325。它是“产米粟,为全藏唯一富庶之区”,其北为崔纳宗。崔纳又称翠南、崔南、错那(Tsona Dzong),“距拉萨仅五日行程”[7]365。英国虽然对达旺属于中国领土“从来没有怀疑过,也没有提出过异议”,但是随着对中国缓冲区战略的确立,决定侵占这块地方,宣称:“不仅把达旺而且把达旺地区北面属于西藏的一大块土地,包括另一个西藏行政中心错纳宗,划归印度。”[8]34、40

      这样,形势陡然紧张起来。1942年,国民政府得报:英印政府“派兵驻提郎宗,抢夺藏官行政权,各村镇由英方另行委派新‘乡约’;英印占领提郎宗后,更进一步对门达旺人民鼓动,使不受藏政府管辖,此两地且经印度官方地图划入印度境内。英印方面,似有由提郎宗门达旺向崔纳宗发展之企图”[9]148-149。1944年6月,又得报:“西藏南部临近不丹地方,近有大批英军到达,破坏交通,现已将毗邻不丹之村镇占领。藏方委派官吏均被驱逐。”[10]226“西藏雀那宗(即错纳宗)所属门达旺地方毗连不丹之各村庄已声明投英属不丹管辖。”7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电称:“英驻锡金行政长官古德入藏与藏族谈判,与此案有关,闻系以割让门达旺为谈判主题。”8月间,军令部报告:“西藏已将拉萨南部接近不丹之门达旺,割让于英。英正计划由不丹修筑公路,经门达旺而通密支那或阿萨密。”蒋介石也得知“英方在米拉萨丁驻兵建房,并在提郎宗一带筑路移民。”[6]3259月,外交部确证“英人占据藏南”:“英人在孟大湾[门达旺]附近修筑营房及飞机场,并修筑公路,由不丹经藏南至密支那,并移民,一说藏方予以阻止未成,一说已得藏方之默许,以偿买军火之代价。”[11]320英军侵入达旺后,进一步向错纳宗推进,“俾先在事实上占领该地,再对藏政府谈判割让。”[12]25611月至12月中旬,英国驻锡金政治专员古德到拉萨要求噶厦割让达旺及错纳等地区[13]255。

      1946年4月30日,黎吉生到拉萨,要求将“南门达旺一带地区自绒渠河以南地方割让予英”,西藏僧俗大会决议“予以延宕”[14]308。7月,沙尔夫(Shereiff,曾任英国“驻藏代表”)率助手12人,“以采集标本为名,由印度噶伦堡出发,沿藏南边境,经崔南宗及工布一带,测绘要隘。”国民政府就此指出:“英方最近发布之地图中,已将雅鲁藏布江沿岸地区划入印边国防,并确定方位为驻军给养之区,印藏边疆交通要隘近复施行严密封锁,非熟悉藏语者,不易入藏,每一汉人入藏,英方必加监视,对于留在印藏之中国政府人员,目为特工,不时搜查,甚至非法逮捕,英人之对西藏,不啻视为禁脔云。”[15]77蒙藏会驻藏办事处汇报说:“现在藏布江流域之英人考察团,包括前拉萨商务代办Major Shereiff及前拉达克英代办Ludlow及另一医生(名不详),此外有锡金通事二名,仆役等约十名。彼等原拟本年初出发,后因与藏政府交涉未妥,迟迟未能成行。藏政府初不允许,而英人即援我办事处前曾派员考察之例,并以封锁边境、禁止出口等相要挟,复对现摄政送以重贿,最后藏方始予允许,并发给马牌,计骑马二十匹,背夫六十名,并下令沿途保护,尽量予以便利。彼等于十月初由江孜出发,经不丹北之小路而抵达崔纳宗。此地实际已成藏印边境,其南之门达旺已完全在英人掌握之中。由崔纳北上抵孜塘,此为英人预计中之一路线。崔纳之南,英人已完全测量竣事;由崔纳至孜塘,此次测量完毕。由孜塘转入拉加利,此为山南王子属地,其南接近野人山,地势极重要。由此过普丹拉山南入答古,又经答古而入工布。彼等于十二月初抵上工布,现仍在工布考察中。”该处特别指出:“英人之目的在完全控制藏布江流域,因此区为藏境精华所在,尤以工布、波密为著。”“此地毗连滇康,万一丧失,则内地与西藏之交通将为人所控制,而滇、康之边防亦将受重大威胁。”[16]333至1948年,印度政府进一步拟定“开发边区五年计划”,其中“拟以一千二百八十万卢比,修筑六百零三公里之公路”,“在塔旺(即达旺)及提郎宗两地,派驻行政官,并设有学校”[17]1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