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苦与动员: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诉苦运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侯松涛,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北京 102249

原文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内容提要: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诉苦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启发群众的自觉和自动”的动员原则在实践中的体现。对它的梳理与分析,不仅可以一窥这种动员机制对以后历史的影响,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式动员模式的理解。在运作模式上,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诉苦主要体现为回忆对比式诉苦、直接式控诉及自我控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抗美援朝运动中诉苦的运作思路。在一种“泛式归因”的运作机制下,不仅诉苦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动员效能大大增强,而且扩展了诉苦本身的内涵;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诉苦不仅影响到普通民众各种政治观念的重构,也扩展了这种政治观念重构的内涵。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12)05-0034-11

      引言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随之,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中,诉苦作为一种动员方式得到广泛的运用。何谓“诉苦”?按照方慧容的划分,“诉苦”所指可以极为宽泛,也可以极为狭窄。最狭隘意义上的“诉苦”,就是最标准的“诉苦”,“即叙述一个苦难的受三座大山压迫的故事,结尾处总是农民觉悟了,并起来反抗”。最宽泛意义上的“诉苦”,则基本上就可以按此词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即人们讲他们的苦处,他们往往并不像标准型“诉苦”那样传导什么历史意义,而只是要说明他们有多么的苦。①本文所要研究的诉苦自然是属于前一类。何谓“诉苦运动”?诉苦运动最早开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式整军运动中,是作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广泛运用的一种阶级教育形式”而存在的②。由于它一开始就与土改运动的进行紧相联系,并在土改运动中得到大规模的运用,因此,不少学者又把它视为土改运动的产物。郭金华把诉苦运动定义为“是土改过程中在中共的指导之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农民对自身苦难生活经历进行讲述的一种运动”③;方慧容则在把诉苦视为一种动员方式的基础上,把诉苦定义为“在土改运动中发明的动员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种权力作用方式”④。在土改运动中,是发动农民控诉地主,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苦。那么,当诉苦作为一种动员方式被运用于抗美援朝运动中时,它是如何运作的?具体来说,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诉”什么“苦”?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苦”怎么“诉”?诉苦运动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是如何发挥其动员作用的?基于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尝试对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诉苦运动进行梳理与分析,一方面,是从历史的角度展示抗美援朝运动中诉苦运动的全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了解这种动员机制对此后历史的影响,从而在已有基础上加深对中国式动员模式的理解。

      一、诉苦:一种动员方式展开的背景

      诉苦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被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当时《工人日报》的一篇社论指出:“普及与深入抗美援朝时事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控诉、回忆与对比的方法,其他的方式方法如:报纸、广播、戏剧、漫画、标语、口号、快板、相声等,都要围绕着控诉、回忆与对比这几种主要方法去进行,并为这几种主要方法服务。”⑤还有的地方提出:“根据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其亲身经验,通过回忆诉苦,采用各种具体事实使广大人民认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并和当前各项实际斗争密切结合起来,激发其仇美爱国思想。这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思想基础。”⑥由此,在抗美援朝运动中,诉苦运动已经被置于动员的中心的、基础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动员功效。那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运用诉苦这种动员方式呢?

      (一)中国共产党“启发群众的自觉和自动”的动员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领导人民自己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⑦刘少奇也曾经强调:“我们的一切,都依靠于、决定于人民群众的自觉与自动,不依靠于群众的自觉与自动,我们将一事无成,费力不讨好。只要我们依靠于群众的自觉与自动,只要群众有了真正的自觉与真正的发动,又有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党的一切伟大事业,都一定要获得最后的胜利与成功。因此我们共产党人——人民群众的先锋队,不论去进行任何工作,当着群众还没有自觉时,我们的责任,就是用一切有益的适当的方法去启发群众的自觉,不论如何艰苦,需要如何长久的时间,这首先的第一步的工作,是必须做好的。”⑧中国共产党在执掌全国政权以前的动员实践证明,“领导人民自己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启发群众的自觉和自动”,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动员方式。伯恩施坦曾经把中国的动员方式称为“参与式动员”,与苏联的“命令式动员”不同,这种动员模式注重通过对民众进行宣传和说服教育,形成民众的阶级意识,提高其政治觉悟,从而形成民众参与的自觉性,达到使民众自己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所谓“诉苦”、“访贫问苦”、“忆苦思甜”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动员手段。⑨也正因如此,“作为中共在农村革命时期的重要动员手段,诉苦在革命史中被赋予了重要位置”⑩。由此可见,“诉苦”作为一种动员方式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运用,正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动员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实践。按照1950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时事宣传的指示》,抗美援朝运动的目标,是为了使民众对抗美援朝的合理性有明确的认识,是为了使全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有一致之认识和立场”,为了“坚决消灭亲美的反动思想和恐美的错误心理,普遍养成对美帝国主义的仇视鄙视蔑视的态度”(11)。要达到抗美援朝运动的这一目标,按照中国共产党动员的基本原则,“启发群众的自觉和自动”是“首先的第一步的工作”。由此,“仅仅自上而下地展开宣传,是十分不够的,必须发动群众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自己”(12)。如何发动群众用自己的经验教育自己?那就是“诉苦”、“控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