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12)04—0146—09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命令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消灭残敌,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此时,已溃逃台湾的蒋介石提出“政治台湾,军事西昌”作为对策,顽抗到底。①蒋所说的“西昌”,地处西南边陲,当时属西康省,南接云南,西通康藏,是川、康、滇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抗战后期,西昌是负责战略物资援送的驼峰航线至重庆中转站,而蒋介石早于1939年已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这也是西昌何以与台北连线,并被蒋设为大陆最后一块军事基地的关键原因。 不过,蒋介石遥指西昌反攻的计划并未得逞,这段历史也就此尘封失色。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国共内战究竟如何收官、落幕何处,学界虽有涉及,但大多语焉不详。②本文在爬梳大量台北“国史馆”所藏“蒋介石档案”的基础上,拟就蒋介石坐镇川西督战,决定政府迁台、设西昌为反攻大本营,直至失败溃退的全过程展开深入探讨,以此作为国共内战最终幕落西昌的有力佐证。 一 败局中的“总裁视事”与川西督战 1949年1月,蒋介石因“国民党现在党政军问题积重难返”再度宣布下野,③由李宗仁进至台前代行总统一职,蒋虽退居幕后,却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掌握军政大权。但与以往下野目的不尽相同的是,蒋此次下野不是韬光养晦,而是要“退而改造,另起炉灶”。④孰料改造尚未显露端倪,国民党军队却已节节溃败,中共军队渡过长江后,代总统李宗仁逃往广州,本已回乡的蒋介石不得不转道台北,以求退守。 是年8月8日,李宗仁率国民政府退迁重庆,但战局仍旧萎靡不振。中共第二野战军此前一月已开始准备进军西南,8月19日,刘伯承、邓小平联名发出向川、黔进军的命令,重庆政府顿时岌岌可危。为阻止中共军队攻破四川防线,蒋从台北急飞重庆,而此举实在很难不引起李宗仁“蒋欲逼其让位”的猜测,李遂对蒋避而不见,先后辗转昆明、海口、南宁前往香港。任职不到一年的代总统李宗仁在关键时刻称病,并发表书面声明,将“中枢军政事宜”和“总统府日常公务”分别托交阎锡山与邱昌渭等人,以示代总统仍将继续行使职权,⑤实际则撒手不理。一面是中共军队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一面是李宗仁离而不让的政府混乱窘局,这就是蒋到重庆后面对的现实。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蒋介石来说并不适用。早在李宗仁从广州迁到重庆的当天,蒋就以下野总统之身份,与韩国总统李承晚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远东国家合组“太平洋联盟”统一反共。在蒋的意识里,“反共”为头等大事,绝不因个人去留而更改国民政府的“使命”。然而,李宗仁上台后非但全无彪炳战绩,反而弃守南京,更遑论反共。若要逆转大势,唯有依托重庆的地理优势,死捍四川,并伺机寻找新的战略基地。因此,对于垂死挣扎的国民政府及其军队而言,蒋重回幕前已然呼之欲出,而蒋祭出的法宝就是四川计划。 四川为内陆腹地,地形复杂,山势险峻,但若全面进攻,对接连溃败的国民党军队并不现实,因此只能以点带面,防守夹攻。川北接壤陕、甘,远离成、渝,贸然出兵则易陷入中共军队两面夹击之下,一旦川北失守,川东必将步其后尘。相较之下,以成都为核心的川西、川南(延伸至西康省)将成为四川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总统头衔并不影响蒋介石发号施令,1949年11月14日,他以国民党总裁身份,严令宋希濂、罗广文、孙震等部固守川东,再任郭汝槐为22兵团司令,辖21、44、72等三军,并兼72军军长,在宜宾集中,重兵锁守川南。川北防线只作虚晃一枪,其余兵力则另作安排。次日,蒋召见杨森、徐永昌、晏玉琮等人,详细询问国民政府在渝实情,⑥及李宗仁出走之事,以求解决政府无首之问题。李宗仁原意借道香港地区赴美治病,在李赴港当晚,蒋立即召开国民党中常会,商讨李突然出国事件,决定派人挽留。22日,蒋派出居正、朱家骅、洪兰友、郑彦棻,释出“权力充分交由代总统”的善意,劝其回渝,却遭李拒绝。 表面看来,蒋似在让贤,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召见杨森等人后,蒋随即接见贺国光,准备向西昌输送兵力,⑦大有在西昌建军事基地的架势。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重庆位于川东,川北一失则立即暴露在中共火力之下,不宜囤积大量兵力,而蒋如此殷勤地劝李归位,以避免“李宗仁长期滞港,不在政府主持……我国已无元首,成为无政府状态”的尴尬,⑧似乎与此并不矛盾。但将几件事联系起来细思,不难发现,蒋已经有意在川西南建反攻基地,而李宗仁回渝,一则可将矛头完全引向重庆,无论战局如何,于蒋而言都绝非坏事;再则,可使西昌一事完全做到掩人耳目。蒋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高招,却因李宗仁拒绝而只得另行他计。出于“国际地位”与“维系人心”的考虑,⑨先前只作“总裁视事”的蒋又要重新出山,“复职”大计也随之浮出水面。 不过,令蒋失望的是,几日后中共军队就已兵临重庆城下,尚未正式处理代总统职权交割的蒋介石被迫匆匆飞往成都。11月30日重庆被中共攻占,这对蒋介石是一重创,“此乃余二十六年南京撤守时之心绪,其悲伤与依依难舍之情景无异也”,⑩但同时也促使其加速川西南计划的推行。是日,蒋在成都大规模地召见川康军政要员,诸如张群、刘文辉、邓锡侯、王陵基、熊克武、向传义等人纷纷在列。蒋在会议上强调,重庆已属弃城,战略转移的重心应在于“川西大会战”。(11)然而今不如昔,参与会战讨论的主要成员,多为当地军阀,与中央本就素有嫌隙,作战实力也无法与国民党精锐部队相提并论,计划实施自然就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