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体”:文风塑造媒体风骨

作 者:

作者简介:
欧阳宏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导、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 李朗,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博士生。

原文出处:
新闻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阅读点

      作为对外通讯社,中新社站在全球角度报道和传播中国新闻;作为民间通讯社,中新社又以民间话语吸引海外受众关注中国命运、关心中国发展。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历练中,中新社逐渐形成了一种明显异于国内其他媒体的报道与写作风格,新闻界将其语言文字风格、写作体例与范式称之为“中新体”。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成立于1952年9月,是一家向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关心中国的国外读者提供新闻资讯的“对外通讯社”;同时,也是一家真实、客观、公正、专业地报道中国发展,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民间通讯社”。

      挖掘硬新闻中的“亲近性事实”

      根据与读者的关系,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新闻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题材在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天然逊于“软新闻”题材。中国本土的“硬新闻”如何超越意识形态与文化障碍,在国外受众对其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与认同感?

      面对处于不同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国外受众,中新社通过发掘“亲近性事实”,克服了“硬新闻”题材在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的劣势。“亲近性新闻”是美国新闻界对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平民化报道实践的经验总结,即“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报道大众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与目的时,他们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等”①。在报道题材上,“亲近性新闻”关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在报道技巧上,采用平民化的视角与叙事方式。“亲近性事实”如同“硬新闻”的血肉,拉近了“硬新闻”与读者的距离。

      中新社则仔细挖掘并在报道中凸显能够满足海外读者地域,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三类“亲近性事实”,强化了“硬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新闻故事和细节。在5·12汶川大地震、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云南盈江地震、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和3·11日本地震、莫斯科机场恐怖爆炸、伦敦骚乱等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中新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报道事实真相、还原现场细节。

      海外华人华侨关心的侨乡、侨属新闻。海外华人华侨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注视着家乡的点滴变化。中新社记者去到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省侨乡村落,听侨属声、写侨乡事,展现了侨乡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也反映了侨乡文化的衰落和侨乡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困境。

      “硬性人物”的细节描绘。这里的“硬性人物”,专指“硬新闻”中所涉及的与大众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新闻人物,诸如政府官员、风云人物、新闻活题中的权威人物和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比如国家领导人,国内媒体对于他们公务活动的报道更多出于官方和宏观视角,有着固定的报道框架和报道模式,而中新社通过细心的观察、采访,搜集他们平实的语言、对事件的反应、神情与动作等易被受众感知的细节,在写作中突出、放大不平凡人身上的平凡之处。

      用简练文字表达丰富内涵

      纵览“中新体”稿件,篇幅简短,大都不过几百字。正是这几百字的小小空间,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了新闻事件,容纳了丰富的信息和思想。通过呈现新闻典型、转换叙事视角和运用“新闻跳笔”,“中新体”达到了“文简而意深”的更高境界。

      “新闻典型”的独特展现

      这里的“新闻典型”不同于典型报道中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而是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并最能体现新闻传播价值的事件剖面、人物个体或新闻细节。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初期,当各家媒体集中于报道“救助”这个热点主题时,中新社将视点转向地震废墟中遇难学生的书包和陪伴儿子遗体不忍离去的父亲,写下了《哭泣的书包》、《东汽废墟上,穿着亡子衣服的孤独守望者》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优秀新闻作品;在地震中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里,中新社记者选取了其中最凄美和悲壮的爱情故事,写下《大地震中的倾城之恋》,表现了地震中平凡爱情的真挚和伟大。通过“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的选取和独特表现,从更深层面反映出地震对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和人们经历地震洗礼后的悲壮和坚毅。中新社记者通过以点代面的“散点透视”法,通过独特视角撷取了“新闻典型”的五彩碎片,在情感和思想的折射下结构出丰富多元的报道组合。

      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

      根据叙事理论,“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②,这就是叙事视角。中国媒体的新闻写作最常用的叙述视角是全知视角,即记者偏向于“全知全能”,独立于新闻事件之外进行概述。而“中新体”则呈现出复合视角,即在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之间灵活转换。例如,中新社稿件《LV进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引争议:“商”得起 “伤”不起?》:导语部分采用了全知视角,概述国际奢侈品牌LV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馆展出的新闻事实;随后以观众观看感想和记者现场观察,描述现场展品的奢华、装饰的迷幻效果和安保措施的严密,以国家博物馆副馆长、LV方面负责人、网友等的评论,反映这一争议性事件引发的社会关注。“复合视角”避免了单一视角的缺陷,让记者既能够抽离于新闻事件之外,概述新闻事件、穿插背景材料和发表评论,又便于深入新闻事件、再现新闻现场、描写人物言语和行为,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叙述广度和叙述深度。

      “新闻跳笔”的行文方式

      艾丰曾说过:“新闻写作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跳舞的艺术’。它是讲求‘跳’的,跳得好,就成了高超的写作艺术。”③从相对严肃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到相对轻松活泼的文化、体育与社会新闻,大部分中新社稿件运用了“新闻跳笔”的行文方式,在文字的跳跃之中建构出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的信息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