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性融合”:中国报业转型的实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尹连根,刘晓燕,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新闻与传播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新闻融合”(或称“工作室融合”)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我国报业的新闻融合问题。基于对广东省某报业集团共计21位一线记者进行的深度访谈发现,管理层和普通记者对报业融合的理解存在差异,吻合于已有研究的相关结论。管理层所进行的融合举措更多的是一种“姿态性融合”,而非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工程;普通记者对于技术融合则主要持不合作或不认同的态度。在中国语境下,没有新闻融合与之相匹配的技术融合不但只是“姿态性融合”,同时也是跛脚的融合。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3 年 07 期

字号:

      我国在报业融合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于实践层面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在报业融合到底是不是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这一争论至今尚无共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层面的探索有些裹足不前。其次,我国报业融合研究主要是思辨性的,立足于具体报业实践之上的实证研究则很少。为此,从克罗奇(Kolodzy)①的“新闻融合”(journalistic convergence)也就是阿佩伊伦(Appelgren)②所称的“工作室融合”(newsroom convergence)的理论视角出发,本文尝试研究我国报业融合过程中新闻工作室的融合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对广东省某报业集团员工的深度访谈所得材料,力图回答在新闻工作室内,记者们究竟如何看待和理解报业融合,鉴于黄(Huang)和海德(Heider)③在其研究中对管理层和记者在媒介融合理解上的差异的发现,探讨这种差异是否也存在于中国报业。

      一、文献回顾:融合是什么

      什么是融合?戈尔丁(Golding)和默多克(Murdock)较早地对“融合”一词提出了看法。他们认为:“一切形式的传播——文本、数据、图像、音乐和言语,现在都可以使用最基本的计算机语言‘0’和‘1’来对它们进行编码、储存和转发。结果是目前区分各传播领域的边界正在消解。我们正步入融合的时代。”④该定义既界定了融合的科技含义,也阐释了融合给传播所带来的影响,那就是,正在消解的媒体边界。

      高登(Gordon)则认为融合作为概念具有五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指所有权的融合,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等公司都是此类融合的经典案例;第二种指策略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不同性质的个体媒体在内容制作和市场推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互推广;第三种指结构的融合,侧重于融合所带来的工作类别和组织机构的转型;第四种指信息采集的融合,突出表现于能够同时运用多种媒介工具报道新闻的背囊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第五种指新闻呈现方式的融合,特别是交互式、多媒体呈现手段的运用。⑤

      为什么会出现融合?这是当今“受众越来越细分,新闻媒介所有权越来越集中”⑥的现实决定的。另外,新技术的发展也是融合背后的重要推手。某种程度上说,融合是一种情势的必然,是媒体对于变化了的媒介消费现实的策略性反应。不过,一些批判学者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真正决定融合的,是其背后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如德维尔(Dwyer)认为,融合从来不只是一个科技过程,或者企业行为,而是牵涉到复杂和连续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因素。他进一步分析到,融合通常以不可避免的公司化和集中化等含义流传于媒介工业,从而左右着人们对于融合的期待和理解。从这个角度看,“融合也是一个新的媒体意识形态,那就是,一种促进新自由主义全球市场的思维方式”。⑦

      尽管目前对于什么是融合及其动因,尚没有一个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大体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视角来研究融合,即技术融合(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经济融合(economic convergence)和新闻融合(journalistic convergence)。⑧取技术视角的学者们着力于媒介的技术变迁,以及新媒体技术在传播领域的运用,简言之,传播的数字化;经济视角取向侧重于研究融合对于媒介结构的影响,融合背后的经济考量和市场动力,如,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兼并;新闻视角取向则侧重从媒介的生产角度来研究融合给新闻工作室带来的在日常实践、新闻价值观、新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可被称为“工作室融合”。⑨比如,媒体融合正促进记者由“一匹孤独的狼”向一位多媒体团队的成员进行角色转变,以及对于采编人员多媒体意识(multi-media minded)的重视。⑩

      对于媒体融合,奎恩(Quinn)认为媒体中存在着商业观(business view)和新闻观(journalistic view)两种不同的融合观。如果说商业融合观关心的是融合如何为媒体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话,新闻融合观则关心的是“如何做更好的新闻”。(11)

      鉴于融合所具有的复杂含义,本文拟着重探求奎恩所谓的新闻融合观,关注于融合给新闻工作室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戴利(Dailey)等人提出的融合序列(convergence continuum)模式较有影响力。(12)该模式旨在衡量新闻工作室里不同程度的互动和合作行为。为此,他们将新闻工作室的融合分为五个递进阶段,即,互相推介(cross promotion)、克隆(cloning)、合作式竞争(coopetition)、内容共享(content sharing)和融合(convergence)。

      融合的个案研究方面,学者们也做了不少努力。杜培根(Dupagne)和格瑞森(Garrison)在一项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媒体人员对于媒介融合的理解主要在于他们对于资源的共享上,如人员、设备和观点;融合还表现在新闻工作室实践及文化的变迁上,多数的工作随着融合都增加了新的责任和义务。(13)基斯(Keith)和希柯克(Silcock)研究认为,在报纸和广电之间的融合还带来新闻工作室文化的冲突,如工作常规、新闻价值观、职业伦理标准等。(14)黄和海德研究一家有线电视台如何将两种媒介融合于一个工作室后发现,网络人员和新闻人员之间、管理层和记者之间、新闻和经营部门之间,在媒体融合的理解上存在差别。他们主张将技术融合对于记者工作方式的转变界定为媒介融合;至于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公司结构、商业模式的转变,应被称为媒介的技术融合。(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