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可取代性”

——二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4;王大丽,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新闻春秋

内容提要:

随着“公民新闻传播”现象的出现,以及中国新闻教育呈现出的极强的可取代性,“新闻教育是否有继续下去的必要”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下新闻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新闻教育的可取代性进行了再检讨,发现其实质是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根源是教育理念不正确,要害是新闻教育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合格记者”进行了再界定,明确指出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记者,并提出了培养合格记者的具体措施——博览、深思、多行。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笔者多次讲过,中国新闻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存在“两脱离”,二是存在“可取代性”。这篇文章是针对第二个问题所进行的讨论。[1]

      大学新闻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其合法性和必要性就一直受到质疑。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web2.0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传播”现象出现,这种以社会民众为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借助“博客”、“维客”、“播客”、“晒客”等各种新兴传播手段,“使以往没有机会参与媒体专业报道的普通人开始扮演积极的角色,由此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向大众传播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俨然进入“全民记者”时代,似乎新闻传播活动已经不再必然是一种职业化的传播活动,这就使得新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再次遭到质疑。甚至宁波某报社一位主编不无偏激地宣称,“除人大、复旦等几所名校外,其他大学应该取消新闻专业”[2]。难道新闻教育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不是,如何消除这些质疑?

      本文认为,无论“公民新闻传播”时代下新闻业的开放程度有多大,专业新闻记者永远都是需要的,正像人人都会做饭,但还是有专业厨师一样,并且时代信息化水平越高,新闻业越开放,人才构成越复杂,专业新闻记者的需求度就越高,对专业记者的素质要求就越高。因为,日渐式微的新闻精神、新闻伦理需要专业人员的构建和保护,纷繁多变的时局需要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分析,真假混淆的信息需要专业人员的筛选和把关。那么专业的新闻记者从哪里来?毫无疑问,主要来自大学新闻教育的培养。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西方还是东方,大学新闻教育开办的直接动力都在于为新闻业培养合格的、专业的新闻记者。如普利策投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时,最初的目的便是“对内‘提升报业职业标准’,对外‘提升新闻业的社会地位,成为有教养的专业人士’”。[3]再如“日本最早的新闻记者学校和第一本新闻学著作都是针对当时报纸和记者缺失社会责任的现实诞生的。”[4]而中国新闻教育的诞生也是由于当时的有志之士不满于“新闻界人才之寥落”[5]的现状。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大学新闻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为什么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存在受到质疑呢?除了新闻科技发展、传播方式变化、新闻学理论的演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目前的大学新闻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可取代性”。

      一、中国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再检视

      当下中国新闻教育呈现出的严重“可取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新闻专业办学状况出现“三个无论”现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逐步增大,甚至呈现过度增长趋势,1995-1999年,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70个左右;2005-2007年,每年平均增加的数字突破了100个。[6]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7]在这种过分追求数量思想的影响下,新闻专业的办学状况呈现“三个无论”的现象:无论是否具备充分的办学条件,只要想办都可以办新闻,乃至全国二级学院大部分都办了新闻专业;无论什么专业背景的教师,只要需要都可以调来教新闻,一些教师自己没有学过新闻,也没有新闻实践,甚至不知新闻为何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站上讲台讲新闻;无论什么文化程度的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进入或转入新闻专业,学校的文娱生、体育生大多被安排到新闻专业,一些留级生也“流”到新闻专业,问之则曰:“新闻专业好毕业。”

      (二)新闻专业毕业生与新闻界人才供求呈“两多数、两不是”现象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新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新闻教育自身的超速发展,在校新闻专业学生人数急剧膨胀,加之专业领导人办学思想不甚明确,师资队伍跟不上,教非所需,学非所用,培养出许多万金油似的“人才”,致使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出现明显的“可替代性”,各个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抢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饭碗,从而导致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与新闻界的人才供求关系上呈现“两多数、两不是”的现象——新闻专业毕业生多数不是进入新闻界,新闻界所招进的新人多数不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各媒体招收毕业生,一般首选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所谓“科班出身”,不得已才招收文、史、哲专业的学生。21世纪以来,随着传媒业快速专业化,传媒业招收的毕业生趋向其他专业背景的越来越多,尤以金融、经济、法学、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受欢迎。比如,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上海)、《经济观察报》(山东)、《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广东)5年来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再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5年、2007年、2010年三年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到媒体就业的百分比依次为:18.84%、12.31%和11.76%。[8]数据之低让人吃惊,且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