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 对于已经走过“发展黄金期”、机制改革潜力已基本释放的晚报都市报来说,当务之急是突破体制障碍,释放体制改革的活力。唯如此,方能克服新媒体冲击造成的危机,拓展和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层面有意推进报纸体制改革,且新兴媒体对于纸媒的冲击趋烈的今天,探讨晚报都市报的体制窘境与突破这个话题,既有了可能,也有必要。 地位的窘境 晚报都市报的体制窘境,可谓与生俱来,由来已久。因为绝大多数的晚报都市报,都是党报创办的,是党报为了弥补自身内容、功能、市场之不足,调动自身的人、财、物创办起来的。这一“先天”特点,限定了晚报都市报的性质、地位、作用,成了“长不大的好孩子”。 “补充者”的性质。创办晚报都市报的初衷,是补党报之不足。如晚报的勃兴,就是因为针对党报内容“过硬”,为丰富报纸内容,以“软些、软些、再软些”的风格,贴近普通的群众。事实上,随着报业市场的成熟和发展,晚报都市报的办报内容和功能,已经突破最初的限制,而从大众阅读需要出发,成为覆盖全社会、为所有读者服务的“新主流媒体”。如果说,目前晚报都市报与党报有所不同,那么也只是内容、功能、市场和读者的侧重不同,已经说不上到底是谁“补充”谁了。 “从属者”的地位。放眼全国,有法人地位的晚报都市报屈指可数。在一个有多张纸媒的报社或集团,党报一般被称为“母报”,晚报都市报一般被称为“子报”,这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母子”关系、从属关系。在行政体制上,晚报都市报一般要比党报低半级甚或一级。东北一家享有盛名的省级晚报,至今仍是处级。在一些地市,晚报都市报不设总编辑,只设一个在报社(集团)内部中层等级的“执行总编”。 “母子”关系、从属关系,使得晚报都市报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一个“生产车间”,不是一个有充分人权、财权、物权,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晚报都市报在办报方面,一般有充分的责任和权利,但经营方面的决策和自主权非常有限。晚报都市报的负责者,只能“为一时的荣誉而战”,只有短期的努力,不可能有长远的打算。 “输血者”的作用。许多报社(集团),都存在“小报养大报”的现象,即晚报都市报是主要的利润来源,要供养党报乃至报社(集团)的其他部门,诸如“小报养机关”、“小报养发行”、“小报养网络”,甚至有“小报养小报”,即赢利的晚报都市报供养不赢利或亏损的其他报纸。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晚报都市报,目前都处在这样的“窘境”中,这对其发展形成了束缚和限制。 体制的短板 近年,随着新媒体逐步成熟,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方式改变,纸媒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冲击,不同于历史上广播、电视出现后对于报纸的影响,因为那只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对于另一种媒介形式的冲击,而以网媒为代表的新媒体,整合了所有的通讯技术和媒介形式,形成了超过一切媒体的传播力量。 巨大的冲击面前,晚报都市报表现如何?客观地说,整体上“表现不佳,前途堪忧”。 近些年,西方一些有名的报纸,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纷纷采取创办网站、裁减人员等手段进行战略的调整,收效明显。而国内很多晚报都市报没有独立创办网站的授权,即使是报社集团同意其创办,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也难有发展。综观全国晚报都市报,市场成功的网站有几何?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最关键的是如何改变“活法”,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但是,现有体制使晚报都市报的“手脚”被捆住,采取一些“小变化”、“小应对”可以,如开设一些与新媒体有关联的版面、栏目,办网站、手机报,开通官方微博等,但整体的战略性调整,晚报都市报则普遍少有作为。究其原因在于晚报都市报没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没有可以融资的市场主体,没有完整的产业链。 现有体制,使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市场的要求、与企业家的素质要求相去甚远。“补充者”、“从属者”的定位,使晚报都市报难有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难有重大投入,难以独立实施各个方面的重大改革。 成功的晚报都市报,成在对读者的阅读需求有准确的把握、对报纸的市场有深入的了解。而对于新媒体技术变革的影响及对报纸可能产生的冲击,相信晚报都市报人10年前就有感知,但囿于体制的局限,应对迟缓、无力,不能有力度大的“出手”,几乎虚度10年光阴,被“冲击”就成为必然。 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晚报都市报必须发挥权威报道、深度报道之长,权威报道、深度报道须靠人才,而人才的使用和培养,须靠更大力度的分配激励。但是,目前的报业分配制度却对此有着严格限定。事实上,在人才激励政策方面,与电视业相比,晚报都市报显得过于保守。电视业的主持人,待遇很高,与一般人员的收入可以拉得很大。而晚报都市报近年在培养名记者、名编辑方面,少有成绩,甚至“退步”,以致有人慨叹:报纸数量越来越多,名报越来越少;报纸越来越厚,真正有价值的好报道越来越少;记者、编辑数量越来越多,名记者、名编辑越来越少。 晚报都市报不乏传统型的操作人才,却缺乏懂得新媒体的创新型人才;难以吸纳新媒体技术精英,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却不断流向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