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谓“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指: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这两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刘少奇提出的一种富有创见性的教育思想,并且在中国全面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教育时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验和推广,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既是研究刘少奇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新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不可缺少的内容。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刘少奇这一思想的研究经久不衰,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据初步统计,报刊上发表了约50多篇有关论文。本文拟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状况作简要述评。 一、研究情况概述 学术界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大力宣传和理论研究时期(1964—1965年) 早在1958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当时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工农群众普遍要受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道路。与此同时,1957年和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根本原则。这就需要找到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方法。针对上述情况,1958年5月30日, 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主张,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赞同与支持,成为当时党的一项决策,并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因此,1958年提出的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被作为尽快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培养工农知识分子的有效途径;同时被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的有力措施。在这一年里,各地在办好全日制学校的同时,相继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半工(农)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全国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并存的新局面。但由于受1958年教育革命和“大跃进”的影响,半工(农)半读教育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急躁冒进,一哄而起的偏差。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各种类型的半工(农)半读学校大多停办。到1964年,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战胜了自然灾害和前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所造成的困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国民经济初步好转,教育事业也步入改革与发展的轨道。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问题被重新提了出来。1964年5月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会议,再次提出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问题。 8月1日, 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内报告会上就半工半读等问题作了讲话(这一讲话的一部分,后来以《半工半读,亦工亦农》为题,收入《刘少奇选集》下卷)。由于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压力和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1964年再次提出的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措施。此后,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迅猛发展,形成高潮。到1965年,初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半工(农)半读教育体系。 就在半工(农)半读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报刊上发表了10多篇社论和文章,大力宣传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人民日报》还于1965年4月至10月开设了15期专栏,讨论怎样办好半工半读、 半农半读的新型学校。这些研究成果有以下主要特点。 1. 研究者普遍把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作为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的指示,强调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的有力措施。从阐述和论证的问题看,有关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性质和意义、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发展方向和具体方法等,文章中的基本观点与刘少奇1964年8月1日的《半工半读、亦工亦农》讲话,以及他在视察各地时的有关讲话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诸如,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当前的任务是普及教育,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长远目标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具体方法是五年试验、十年推广,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种类型的半工(农)半读教育体系。而且从这些文章发表的时间上看,多集中在1964年11月以后至1965年底,晚于刘少奇的讲话。因此,尽管这些文章没有标明是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甚至在这些文章中刘少奇的名字也很少被提到,但仍然可以作为研究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成果。 2.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自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 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趋势。在国际上,前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片面决定立即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极大地损害了中苏两党和两国的关系,导致中苏发生论战。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中,教育的政治功能和阶级斗争的功能被日益强化。这种趋势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也有所反映。例如,有的研究者把建立半工(农)半读这一新型学校的意义,看作“是挖修正主义的根子,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措施之一”。〔1〕有的研究者还认为, 在社会主义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两种办学思想和两种教育方针的斗争,即资产阶级办学思想和无产阶级办学思想的斗争;修正主义教育方针与无产阶级教育方针的斗争。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能够培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人,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因而就能够有力地在学校教育中防止敌人的“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