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C92.6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874-1824(2012)04-0018-13 一、引論 據文獻記載,1555年澳門僅有400人,到1578年達到約10,000人。1867年,澳門實施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澳門已有8萬人口。進入20世紀,澳門人口快速增加,1927年人口達到15萬,1940年超過35萬。至1999年澳門回歸時,人口增至接近43萬。2006年澳門人口達51.34萬。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12年2月公佈的資料,截至2011年12月31日,澳門共有人口557,400人(見圖1)。 與人口規模迅速增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澳門的土地面積增長有限。雖然單純從陸地面積變化趨勢來看,從1910年到2010年的100年間,澳門陸地面積翻了一番多,但是與快速增加的人口規模相比,土地面積的增加顯得杯水車薪,使得澳門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自1950年以來,整個澳門地區人口密度一直徘徊在每平方公里1~2萬人,部分繁華地區更是達到每平方公里4~5萬人。如此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對澳門的自然資源、能源和公共資源以及基礎設施等都構成沉重的壓力。更為重要的是,澳門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對澳門的人口規模和結構提出新的要求,這客觀上會加劇澳門人口與自然資源、能源和公共資源以及基礎設施等因素的矛盾:一方面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客觀上要求澳門人口規模適度增加,然而,由於澳門土地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以及公共資源的拓展能力相對緩慢,人口承載能力面臨經濟快速發展的挑戰;另一方面,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又要求澳門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以保證城市適宜居住。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澳門人口規模和結構問题進行科學、系統的思考,並在此基礎上研究多目標決策視角下的澳門適度人口(含生態適度人口和經濟適度人口),對當前澳門人口政策以及未來人口發展規劃都具有重要意義。
圖1 澳門人口規模演變(1555-2011)① 二、澳門人口歷史演變、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挑戰 1、澳門人口歷史演變特徵 第一,20世紀80年代進入老齡化社會。據國際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的比重佔總人口的10%,或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的比重佔總人口的7%,表明該國家或地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從圖2可以看出,澳門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
圖2 澳門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1950-2007年)② 第二,20世紀80年代進入人口紅利期。人口紅利是隨著人口轉變而出現的一種經濟和社會發展機會。人口紅利通常用人口整體依賴指數(或稱總撫養比,即非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100%)來測量,即一個城市的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之比。國際上通常將0~14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視為非勞動年齡人口,而將15~64歲的人口視為勞動年齡人口。通常將人口整體依賴指數開始低於50%視為人口紅利的開窗時間,而開始高於50%視為人口紅利的閉窗時間。圖3顯示,澳門整體依賴指數從1980年開始低於50%,開始進入人口紅利期。按國際標準,一般將整體依賴指數(總撫養比)低於44%視為人口豐厚期。2000年澳門整體依赖指數為42.91%,開始進入人口紅利的豐厚期,可見澳門正在充分享受人口紅利帶來的巨大效益。
圖3 澳門整體依賴指數演變(1950-2010年)③ 第三,半島人口呈現高度密集的格局。澳門地狹人多,人口持續增長,導致人口密度不斷增大。1910年澳門人口密度為5,098人/平方公里;到1950年,每平方公里超過1萬人;20世紀90年代中期,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已經達到19,617人,接近2萬人。而澳門半島人口更是高度集中,1910年人口密度已經達到1萬多人,1950年每平方公里則超過3萬人,1991年人口密度達5萬多人(見表1)。如此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在全球範圍內實屬罕見。 第四,20世紀70年代進入低生育水平。通常認為,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在2.1~2.2左右為生育率的更替水平,表明人口數量會維持現狀。如果長期低於更替水平,則表明人口數量將呈現下降趨勢(不考慮人口遷移的情況下)。統計資料顯示,1970-1971年度澳門人口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低於2.1,進入更替水平時代。如果按照很低生育率(very low fertility,TFR低於1.5)、極低生育率(lowest-low fertility,TFR低於1.3)和超低生育率(ultra-low fertility,TFR低於1.0)的劃分,澳門於1993-1994年度進入很低的生育率階段,而1995-1996年度則進入極低生育率階段。澳門的TFR在2000年進入超低生育率水平,2000-2009年的TFR都低於1.0,直至2010年才重上1.05,即平均每名育齡婦女只生育1個孩子(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