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两岸命运共同体”成为大陆对台政策的关键词之一。早在2006年2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就针对陈水扁的“终统”发表谈话表示,“经由十几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同胞已经结成实实在在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命运共同体”的提法首次出现在大陆的对台政策中。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和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都特别强调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后,立即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学者从历史、现实、政治、利益层面对此进行了论述,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两岸命运共同体”理解为一个政治名词,它同时也是建立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属中华文化”、“两岸同根同源”基础上的一个充满感性诉求的概念。贾庆林主席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不断拓展的形势下,要想实现两岸关系的有序发展、稳定发展和良性发展,我们就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对维系和稳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功能,不仅要看到其维系两岸同胞情感的一面,更应该发挥其促进两岸民间社会一体化的整合功能。 一、“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涵 对于什么是“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学者已经有过一些讨论。但是,由于对“命运共同体”基本概念理解上的不同,不少讨论还只是停留在一种感性的认知,如何从理论上进行界定,从理性的层面进行分析,尚有一定的深入研究空间。近几十年来,“共同体”这个词已经出现被“泛用”的趋势。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日本谋求建立“东亚共同体”,东盟希望建立“安全共同体”。李登辉曾提出台湾人民是“生命共同体”,后来又表示台湾和日本是“生命共同体”。在企业界、学术界,也有不少某某“企业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提法。“共同体”一词的泛用为我们厘清“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真实意涵带来了困扰。 笔者认为,对“共同体”的理解还是要首先回归到词义学,然后将其放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诠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共同体”的解释是:(1)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2)由若干国家在某一方面组成的集体组织。英文的共同体是“community”,从它的词源和构词法来看,是由common(普通的,公共的)加上unity(联合)而构成的,带有“共同联合体”之意。由此可见,共同体的概念强调“共同”、“联合”、“集体”与“组织”。将共同体的概念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理解,我们就可以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类群体的存在形式都可以被看做是某种共同体,但就狭义来说,人类社会意义上的共同体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目的和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和共同交往,并由此结成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稳定性关系的人的共在共处的组织化形式,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本方式。①台湾学者江宜桦认为,在当今时代,共同体之结合更注重建立在共同分享的基础或共同追求的目的上,并关注于内部构成分子之间的有机关联、沟通与分享、认同和参与。② 当今世界人们在使用“共同体”这个词时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强调区域性,如“东亚共同体”、“南部非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等。第二种强调领域性,如“经济共同体”、“金融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等。这两种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结合的,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东亚安全共同体”等。还有一种提法则带有感性的色彩,如“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既模糊又综合的概念。两岸命运共同体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曾经非常感性地描述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感觉,它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是一个家,在这个家中,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依赖。它像一个屋顶,在它的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它又像是一个壁炉,在严寒的日子里,靠近它,可以暖和我们的手。在外面,在街上,却四处潜伏着种种危险,当我们出门时,要观察我们正在交谈的对象和与我们搭讪的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处于警惕和紧张之中。可是在“家”的里面,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可以放松起来——因为我们是安全的,在那里,即使是在黑暗的角落里,也不会有任何危险。③大陆学者王茹认为,当我们说到命运共同体,便有着命运相连、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涵义。④笔者认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营造“两岸一家”的感觉,在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历史相承的基础上培养和增进两岸同胞相互认同的民族情感,同时,在近20多年来形成的紧密经贸关系的基础上增进共同利益,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创造破解政治难题的条件,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早日建立。因此,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兼具感性和理性、反映历史和现实、立足当前和放眼未来的概念。 在围绕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讨论中,还有一个重点是,两岸是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还是说两岸现在尚未形成共同体,或者是不完整的共同体,从而需要去重新建构或完善成一个完整的命运共同体。一些学者提出两岸要通过建构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来实现两岸的最终“统合”或“整合”,其逻辑前提明显是两岸还没有建立起“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就与上述这些“共同体”的论述存在着明显差异。从前者来说,它比较侧重两岸趋同的方面,强调两岸本来就是或已经形成命运共同体,它不需要去重新建构和塑造,而是要被大家所认知、所理解、所接受、所珍惜。大陆对台政策中的表述明显倾向于这一种。而后者则更多看到的是两岸差异的一面,强调要如何整合这些差异,要建立某种组织形式上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