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宏亮,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陈宏亮(1960—),男,淮南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原文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呈现“三高三低”特点,存在组织发展基本停滞、缺乏教育和管理、权利义务虚置等主要问题,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障碍、基层党建条块分割、党员管理方式僵化落后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必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建设战略地位,加大吸收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入党工作力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期刊代号:D2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党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12)06-0007-05

      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是指这个群体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3%。①按照全国总工会的计算,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②据此推算,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总数300万。新生代农民工数字庞大,但党员数量偏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党员占比,管理好这支庞大的党员队伍,是当前基层党建决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由此,课题组于2010年7月19日至2011年8月20日,选取深圳、广州、武汉、北京、上海、合肥、杭州、苏州、昆山、青岛、安庆、淮南、阜阳、成都等农民工流入流出集聚地的车站、社区、企业和农村,分别对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城乡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当面发放问卷共1535份,当场回收有效问卷共1412份,有效率95%。其中《新生代农民工调查问卷》、《新生代农民工党员调查问卷》分别为995、114份。本文即通过这些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现状做出总体的客观判断,对存在的问题及其生成机理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力求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一、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高,但党员比例低

      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社会保障程度相对较高,生活相对安定,对现状较为满意,其综合素质普遍高于一般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显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35%;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占27%,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17%;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占92%,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26%;95%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只流动1—3个地方,而一般新生代农民工流动4个地方以上的占37%;享有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分别占47%、57%、27%、60%,分别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23%、20%、19%、26%;33%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有满足感,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16%。

      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占比却很低,只达到3%,与发展壮大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客观要求形成矛盾。这主要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务工期间很少有机会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入党较为困难。现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普遍是外出务工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部队党组织、学校党组织入党,只有个别是外出务工以后入党。高校毕业生党员是大多数,占58%;其次是农村党员和转业军人党员,分别占21%和17%;外出务工后入党的只占到4%。调查显示,87%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认为务工期间入党很难或比较难,47%认为递交入党申请时找不到党组织,54%认为党组织不乐意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入党,50%认为党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入党的事不重视或无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预备党员转正也很困难。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读书时成为预备党员,走上社会后无法按程序办理转正手续,以至于长期游离在党组织之外。访谈中发现,有的新生代农民工预备党员对此很烦恼,甚至认为已经自行退党。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很少有机会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极大地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政党认同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显示,78%没有接受过党组织的谈心,72%没有考虑过入党,甚至有4%根本不打算入党。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队伍面临断代的危险。

      2、政治参与积极性高,但参加组织生活频率低

      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更愿意运用制度化手段实现利益诉求,权利意识较强,对政治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较为热心,比较善于人际交往和沟通,城市融入性较高,其政治参与积极性普遍高于一般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显示,当权益受到损害时,81%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会想办法维权,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10%;打工期间仍然坚持参加家乡选举、议事等活动的占49%,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14%;参加过务工地选举、议事活动的分别占33%、37%,分别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25%、18%;30%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与城市居民保持经常的接触,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19%;认为城市打工经历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占62%,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21%;认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主要受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影响的分别占47%、67%,分别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31%、19%。

      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频率却很低,甚至有的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与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热情形成矛盾。这主要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组织关系归属杂乱,缺乏教育和管理。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长年在产业间、区域间流动性地务工,多数党员的组织关系不能随之转移,组织关系多种归属。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组织关系,大部分放在家乡党组织,占44%;其次是务工地党组织,占19%;再次是流动党支部,占6%;人才交流中心党组织,占2%;将组织关系带在身边的“口袋党员”占11%;高校毕业生党员中有21%的组织关系长期滞留在学校。由此造成相当一部分党员与党组织长期失去联系,成为“边缘化”党员。38%的新生代农民工党员与家乡党组织没有联系,46%与务工地党组织没有联系,41%基本不参加党组织生活,甚至有4%感觉组织生活没意思而不愿参加。由于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也就很少有机会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更谈不上参与党内事务。69%务工期间看不到党员远程教育课,79%务工以后没上过党课。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的党内活动出现空当。

      3、精神文化需求高,但党内关怀激励低

      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普遍有理想的职业规划,非常重视学习充电,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进取心,高度认同民主、平等、开放等价值观,其精神文化需求普遍高于一般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显示,打工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占33%,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22%;希望通过培训获得技术性知识的占66%,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7%;经常读书报的占33%,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9%;经常读技术类刊物的占57%,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19%;赞成民主、平等、开放的分别占,50%、70%、37%,分别高出一般新生代农民工25%、35%、17%;认同团队协作和个人能力的分别占73%、50%,而认可别人的帮助和运气的分别只占3%、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