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对马克思美学思想进行阐释的产物,因此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美学思想体系。最初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阐释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而形成的“唯物主义美学”(蔡仪为代表),它认为美是客观的物的自然属性,美感是对美的反映。这一阐释否定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后来崛起的实践美学(李泽厚为代表),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哲学,对马克思美学进行了新的阐释,它认为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是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阐释肯定了审美的主体性、社会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中成为主流学派。但无论是“唯物主义美学”还是“实践美学”,都是肯定的美学,如蔡仪认为美是物种的典型;而李泽厚认为美是人化自然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他们都认为审美具有现实性,审美是肯定性的。这些阐释都忽视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超越性、批判性,从而使之丧失了现代意义。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界,就在于古典美学以理性肯定现实,把审美当作理性的胜利,人性的实现;而现代美学则以审美超越理性,批判现实。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就发掘了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批判性,提出了“否定的美学”,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展开了审美批判。中国美学要实现现代发展,必须摆脱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古典阐释,进行现代阐释,发掘和继承马克思美学思想的超越性和批判性。 马克思美学是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特别是在青年时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下文中所引文章如无说明均引自《手稿》)中得到系统的建构,同时又在后期有所发展。马克思美学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多元的思想内涵,既有古典的、肯定性的美学思想,又有现代的、批判性的美学思想。因此,它为后来的阐释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其现代发展提供了可能。我们先对马克思美学基本思想进行描述,从而揭示其发展和内在的矛盾。 马克思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而马克思哲学在实践论的基础上继承和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确立了人的自由本质(逻辑规定)——异化(历史行程)——人的本质复归(共产主义或审美)的逻辑一历史叙述。马克思首先进行了逻辑的规定,就是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包括生产劳动以及精神活动在内。它既是人的自然的本质,又是人的社会本质。他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通过劳动实现的,是人的本质的确证。他说:“而生产生活也就是类的生活。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当做自己的本质来对待,或者说把自己本身当做类的存在物来对待)的自我确证。”审美与劳动一样同属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的本质的确证。这一逻辑规定确定了审美就是人的本质——自由自觉性的实现。但是,它毕竟是一种逻辑规定,而不是现实的规定。因此,我们还要考察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的论述。 马克思从逻辑进入到历史,于是发生了逻辑与历史的对立,从而提出了劳动异化的思想。他认为,由于私有制度,劳动由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出卖体力和智力的片面活动,丧失了人类活动的丰富性,它不能确证人的本质,反而使人与人对立、人与自然分离,进而使人的本质沦落。因此,在现实社会,劳动使人与自己的产品对立,人不能在对象世界“直观自身”,于是审美活动成为不可能。这就是说,劳动不能创造美,而成为非人的活动。马克思说,由于私有制以及劳动异化,造成了“劳动者和资本家的不道德、退化、愚钝”,于是劳动者丧失了审美的需求和能力。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这里对私有制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批判,并且否定了现实活动(包括实践劳动)与审美的一致性。 马克思在对现实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让逻辑回归历史,实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他认为,实践劳动虽然是异化的,但也为其本质的回归开辟了道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顶点,就将自我否定,废弃私有制,而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个历史条件下,劳动异化将被克服,回归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也终将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在新的社会中,人的感觉获得解放,审美成为普遍的感觉世界的方式。他乐观地预言:“因此,私有财产的废除,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因此,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他认为,“不仅是五官的感觉,而且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都是属人的感觉,其中也包括审美的感觉。由于废除了“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才使包括“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那些能感受人的快乐和确证自己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由此可知,虽然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但这只是逻辑的设定,而不是历史的认定。他认为审美并不是劳动直接创造的,因为有史以来的劳动都是私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不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只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才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才能创造美。当代实践美学的错误就在于直接把实践肯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而否定了实践劳动的异化性质,从而把自由的审美降格到实践活动的水平。 马克思美学思想具有古典性和现代性双重品格。它的古典性在于其肯定性。青年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肯定人的感性本质,并且把它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虽然他不肯定资本主义和一切私有制的现实,但毕竟认为劳动和审美可以在历史的最高阶段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于是现实活动与审美活动没有对立,人的本质可以得到实现,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理性与感性可以得到统一,从而建立了一个社会的乌托邦。这一肯定性的美学思想带有古典哲学的印记,表达了一种启蒙主义的乐观精神。现代哲学打破了这种对人、理性、历史的乐观信念,揭示了现实生存的缺陷,这意味着即使历史在进步,但人永远不能克服与世界(社会、自然)的对立,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同一,不能把实践活动变成自由自觉的活动,不能在现实中实现自由,从而也不能与审美同一。现代社会的现实证明了这一理论,结束了乌托邦的想象。于是现代哲学肯定存在的超越性,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批判性。而现代美学也在这个哲学基础上强调了审美的超越性,对现实展开了审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