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来,20世纪后期由法国思想界创建出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符号论、后现代女性主义等思潮和理论派别,其论题得到更加集中和深入地探讨,同时,新的问题和新的概念也逐渐形成,特别是为思考新世纪中人的生活方式提供着具有启发性的答案。与此同时,美学成为了很多哲学家共同的思考点。以情感为研究对象的美学,aesthetics,不仅是关于情感内容、方式和形式的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分析揭示了塑造情感以及生命状态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地探索突破既有生活模式的可能性和途径。在这一新世界的法国美学思想中,阿兰·巴丢、雅克·朗西埃、雅克·德里达和吉尔·德勒兹这四位大家的思想构成了一种法国型框架。下面就依次予以介评。 一、阿兰·巴丢:反美学(inesthétique)① 在《反美学手册》(Petit Manuel d'inesthétique)中,巴丢对于一贯以来的哲学和艺术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概括而言之,共有三种。首先是教导式或者启蒙式(Didactisme)的模式,以柏拉图主义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之下,艺术是无力达到真理的,而真理也停留在艺术之外。但是,艺术却往往借助于真理之名,吸引大众。所以,对于柏拉图主义者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拒绝艺术的诱惑。这一点在苏格拉底和众多诗人的对话中处处可见。但是,正如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所承认的,艺术虽不能达到真理,她却可以模仿真理,甚至能够成为好的模仿,如果她能将大众吸引到真理的方向的话。所以,艺术应当置于哲学的监督之下,而教育大众则成为了艺术的目的。 巴丢所提出的第二种模式是浪漫主义(Romantisme)。在浪漫主义模式之下,艺术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颠倒。艺术自身是可以达到真理的。或者说,艺术本身就是真理的真实体现。艺术将我们从哲学性的乏味中释放出来,以自己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挽救了真理,也彰显了真理。虽然巴丢并未给出具体的代表性人物,但是,所有对于艺术持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无论是哲学家还是艺术家,都强调艺术本身的真理性。 第三种模式是古典主义模式(Classicisme),这种模式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艺术首先是不能够达到真理的,所以她的本质只能是模仿性的。但是艺术在真理面前的虚弱并不构成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艺术的目的根本就不在真理,而是在于“情感的净化”。在亚里士多德以“情感净化”定义艺术目的前提下,艺术和哲学的关系问题从知识论的领域中被抽取出来置放到伦理学的范畴之下。与此同时,艺术的焦点也从抽象的真理转移到对于情感的处理上。 巴丢指出,关于艺术的哲学论述长期以来都在这三种模式的框架之中。即使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也未有任何思想获得突破,只是这三种模式变得更加隐蔽也更加强烈。20世纪主流的思潮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学和海德格尔式的解释学。事实上,在关于艺术的理解上,马克思主义延续了教导式的模式,心理分析学是古典主义模式的延续,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解释学则仍然属于浪漫主义模式。 巴丢以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教导模式。正如巴丢所指出的,在大部分革命题材的作品中,真理被设定为确定无疑的前提,但艺术作品不是要产生真理,而是要催生对于真理的勇气。“艺术,在监督之下,是对于怯懦的医治。不过并非针对于所有的怯懦,而只是针对在真理面前的怯懦”。②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史诗中,为了追求真理宁愿献出生命的哥白尼成了一个典型。 而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其浪漫主义的本质,在海德格尔关于艺术尤其是诗歌的众多论述中都显然可见。艺术,尤其是诗歌,揭示了本真的生存方式,建造了此在理解存在的途径。在诗歌和哲学的上空,盘旋的是同一个真理,即,对于此在之在的解蔽和揭示。 心理分析学是古典主义模式。无论是在弗洛伊德关于绘画的写作中,还是拉康关于戏剧和诗歌的评论中,艺术被理解为被压抑的欲望对象的符号化表达。换言之,欲望通过艺术活动得到宣泄。隐匿的欲望通过艺术创作被表达;而这种艺术表达帮助了欣赏者捕获一闪即逝的欲望,进而在其中得到释放。所以,对于心理分析主义者而言,艺术是真实好用而又免费的工具。 在巴丢总结这三种美学模式的过程中,就透露出了一种厌倦和不满,因为这三种模式充斥在我们关于艺术的思想之中,并且使之封闭于其中。既然已经过去的世纪没有提出关于艺术和哲学的新的理解,那么,现在就有必要打破既有的限制,提出新的模式。这就是巴丢所提出的第四种关于艺术和哲学的联系模式。 新的模式着重于说明艺术的内在性和单一性(Immanence et la singularité)。内在性表示艺术所表现的真理完全属于艺术作品的效果本身。换言之,真理不在艺术之外。而单一性则表示,由艺术所表明的真理绝对属于艺术本身。就同时保持内在性和单一性而言,前文所讨论的三种模式中,没有一个模式能够同时持有。比如,教导模式中,艺术所模仿的真理保持了单一性,但是真理却不内在于艺术;在浪漫主义模式中,真理完全内在于艺术,但却不具有单一性;在古典主义模式中,艺术只是要通过相似性而得到想象力,进而进化情感。所以,在第四种模式中,“艺术自身就是真理的过程(une procédure de vérité)”。③当然,这个真理是单属于艺术的思想,她不能被归约为哲学。对于巴丢而言,真理可以因为遭遇其方式的不同,而被分为哲学的真理、政治的真理、科学的真理、爱情的真理和艺术的真理等。真理并非类似于玄虚或者永恒之物,而总是起源于具体的事件。真理就是对于事件的构造。艺术性的真理就是由事件所引发的艺术性的构造(configuration artist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