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野:一个被忽视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

作 者:
曾肖 

作者简介:
曾肖,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疏”和“野”在文学、艺术的领域中,有不同的美学意义。“野”的美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长期的发展中衍变出多种含义。疏野成为一个美学范畴,是在《二十四诗品》中单列一品,作为一种真率、自然的美学风格。“疏野”代表着一种与主流思潮、主流文化的疏离与悖逆。疏野不但包括了冲淡、疏旷的风格,也包括了质朴、不雕不饰之美。在不同朝代、流派和个人手中,对于疏野的理解有不同的美学倾向。书画论中的疏野,与逸品、荒寒的关系十分密切,指的是一种疏狂放诞的性情和超脱流俗的风格。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12)12-0096-07

      [收稿日期]2011-12-01

      [作者简介]曾肖(1976-),女,广东南海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古代文论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现代价值研究》(批准号:05JJD750.11-44211);暨南大学“宁静致远”工程启明星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明清易代文学研究》(批准号:12JNQM018)。

      疏野,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文苑中,它只是一朵清新质朴而不起眼的小花。它的美长期被人忽略,只在适当时候绽放,展露别样的风情。疏野正式成为范畴,是在《二十四诗品》中单列一品,但它的美学意义却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在众多古典范畴中,疏野处于边缘位置,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美学内涵,体现出多义性与多变性的特点。

      一、“疏”和“野”的含义

      疏野是由疏和野组成。首先看疏,疏的原义是指疏导、开通,《说文解字》:“疏,通也。”引申出稀、阔、粗略、粗糙等意。魏晋南北朝时期,“疏”出现在人物品藻与文学评论领域。疏可以用来形容人物迂阔、狂放的性情,也可以称许人物爽朗、超逸的风姿。刘劭《人物志·八观》:“微忽必识,妙;美妙不昧,疏也。”刘昞注:“心致昭然,是曰疏朗。”“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思旧赋》曰:“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称赞嵇康有飘然超逸的风采。疏率一词用于评价人的爽朗直率,《世说新语·豪爽》:“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疏用于评论文体风格特征,有疏朴一词,粗略、简朴之意,如《颜氏家训·文章》:“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

      野的原义指郊外、旷野,《说文解字》:“野,郊外也。”引申出偏僻、荒凉、质朴、粗鄙、放浪不羁、不受约束等意。“野”在周代制度中是指王畿以内、王城百里以外的特定地区,即“郊”外。野亦指旷野、荒野。《周易·同人》:“同人于野。”孔颖达疏:“野是广远之处。”野比疏更早出现在文化语境中。先秦时期,有朝野之别,野指民间,《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论语·子路》记载孔子评价子路:“野哉,由也!”形容子路不受礼法所拘的秉性。朱熹集注:“野,谓鄙俗。”野的含义有褒贬之分,褒义指自然质朴,贬义指粗野鄙俗。野的质朴之意,一是形容人的性情,《庄子·寓言》:“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成玄英疏:“野,质朴也。”二是形容文体风格特征,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首纪殷周之前,其文简而野。”

      疏和野的含义颇多相近之处,都有粗略、朴素、不受羁绊的意思。性情“疏”的人往往具有野气,表现野性,举止野逸,喜好野趣;性情“野”的人则往往行为疏放,气质疏狂,处世疏通。两者相比,“野”在古典美学史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诠释。从先秦到中唐对“野”的各种阐释,是“疏野”成为美学范畴的诗学理论基础和主要来源。先秦时期,关于“野”的美学特征已被发现。《论语·雍也》载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之别,文指文采晔然,质指质朴无华;质胜于文时,则表现出“野”的风貌和特征。“野”成为形容质朴风格的常见术语,与文雅、典雅相对举。野有真率、朴直之意,亦包含有鄙俗、粗野的贬义。

      南朝时期,绮靡之风盛行,这时的诗歌理论排斥质实、朴素的风格。也正因如此,“野”的风格特征反而更加令人注意。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詹鍈先生义证得出:“刘勰所谓‘直而不野’是说《古诗十九首》虽然纯任自然,还是有一定的文采,并没有到‘质胜文则野’的程度。”这里的“野”是朴素无华之意。其后,萧统的《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曰:“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1]刘孝绰的《昭明太子集序》亦曰“典而不野”,野与典对举,诗文过于典雅则有损质朴。萧统、刘孝绰的“典而不野”,萧绎《内典碑铭集林序》的“质而不野”[2],和刘勰的“直而不野”一样,都是指典雅而不失质直,素朴而不乏文采。

      钟嵘评价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3]所谓“野于陆机”,是指左思的诗风与陆机相比,较为质朴,真率。钟嵘称陆机才如海,其诗“才高词赡,举体华美”,以文采见长。陆机的诗歌创作出于大才,而左思则出于本色。对左思“野于陆机”的评价,是钟嵘受到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及个人审美趣味的体现。钟嵘评诗兼重文与质,内在的内容与外在的形式完美结合,他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左思诗有建安风骨的特色,慷慨激越,质直气雄,有风力而乏丹采,并不完全符合钟嵘的品诗标准,故有“野”的评价。

      “野”作为一种文体名称,是由唐代殷璠提出的。他的《河岳英灵集叙》曰:“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根据风格的不同来区分出四种文体,野体是其中一种。从序言来看,殷璠所说的雅体是“声律风骨”兼备的诗歌;鄙体、俗体则是“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的南朝宫体诗;而野体,则是“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乎,而逸驾终存”。野体之野,不仅是语言的质直,少用辞采技巧,还是一种超逸、豪迈、奔放的气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