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12-0046-06 作为一门体系性学科,美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美学因此是知识学。但美学知识与纯粹的自然知识不同,美学追问的基本问题总是相关于人的存在和自由,美学因此又是智慧学。作为知识学,美学看起来是非历史性的;但作为智慧学,美学实际上是历史性的。不同的存在境遇总是需要不同的智慧指引,这导致美学不断重构其知识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使得美学理论的重构活动异常活跃,这尤其表现在高校美学原理教科书的写作中。本文拟从近三十年来出版的数百本高校美学原理教科书中提出六部代表性著作,区分五种基本写作类别和三个发展阶段,指出经过长期的模仿、创新和重构,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写作已经走出西方话语逻辑,开始产生真正中国化的美学智慧学这一历史事实。 一、美学原理的实践派写作 改革开放后出版的第一本美学原理教材是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它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构一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主要包括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从主观方面研究反映审美对象的审美意识,以及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物质形态的艺术。由于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和美的本质问题联系密切,所以教材首先研究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人的社会存在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实际行动,是改造世界的能动斗争过程,美因此就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能动创造的结果。和美的本质来源于物质生产实践一样,审美意识也是人们在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产生并发展出来的特殊能力。它指的是人们通过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己、肯定自己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审美意识的独特性集中表现在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中,因此教材着力研究艺术问题,包括艺术家、艺术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与批评等。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创造主体,艺术家的创作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因此社会主义艺术家必须既具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又具有正确的世界观,还要有高雅的艺术修养,并能够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个性与风格。艺术欣赏是艺术活动得以完成的必要环节,是艺术社会功能的实际实现。艺术欣赏固然需要一定的艺术作品,但也需要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和趣味,还需要艺术批评的深入指导。艺术创作、欣赏和批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使得艺术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的能力得到增强,促进欣赏者更加积极地参与改造现实世界的斗争,并通过这种斗争创造出更新更美的现实世界①。 《美学概论》不仅追求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更力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这主要表现在它对美的本质的论述已经走出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唯物、唯心之争②。这一学理上的突破使得人类生活实践从根本上被理解为人和世界共同生成的活动,理解为实现生活世界的审美化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活动。正是这一突破使得《美学概论》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社会亟需的智慧学。但是《美学概论》并没有完全走出苏联美学的话语逻辑,这表现在它仍然使用西方近代哲学的二元对立逻辑解读马克思思想,从而具有使马克思思想前现代化的倾向。所谓前现代化,即本体论化、认识论化和反映论化③。《美学概论》在解读马克思思想的美学维度时,虽然自觉区分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主义反映论和认识论,但囿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又不可能不带上本体论、认识论和反映论的色彩:先谈作为客观物质而存在的审美对象,再谈论审美意识对审美对象的认识,继而谈论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对审美对象的反映和反作用。这使得《美学概论》被指责为一种“整体性美学”,一种与个人美感没有多少关系的“集体的宏大叙事”④,一种“被过滤掉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体验”的“冷美学”⑤。作为一门与个体生存智慧相关的学问,《美学概论》的这一缺陷可谓是致命的。 由于《美学概论》全书的结构都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这一基点之上,所以人们往往称由《美学概论》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实践美学”。实践美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李泽厚、刘纲纪、杨辛、甘霖等,除了参与《美学概论》的集体写作之外,还通过自己的个人著述大大深化了实践美学的影响。但是实践美学并没有就此摆脱主客二元对立和遮蔽感性个体生存的困境。面对并不完美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选择了另起炉灶,新实践美学选择了深化和完善。 二、美学原理的后实践派写作 后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有张弘的存在美学、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和杨春时的超越美学等。这些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整体思路各个不同,但都认为实践美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学,因为实践美学并没有真正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美学的困境,从而忽略了审美活动的个体性、超越性及其和生命本能与语言功能的关联,继而都认为应该超越实践美学⑥。但后实践美学是否能够“超越”实践美学?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后实践美学代表杨春时所著教材《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版)给予答案。 《美学》的重要特征在于作者尝试用“审美活动”来替代美的本质追问,并以此为基点构筑整个美学体系。杨春时认为美学的性质首先应该由美学的研究对象来决定,而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审美活动不是一般的“外在活动”,而是“内在活动”,是个体的“内部体验”。这种内部体验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不能采用自然科学式的外部分析,而是通过知觉、反思来达到哲学的抽象。哲学史和美学史上只有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具体地说只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和美学才能用于这种抽象,因为只有这些哲学才不再探讨实体或主体,而是探讨人类生存于其间的意义世界,探讨人与世界的本原的、自由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建立在主体间性关系基础上的人的生存才是本真的生存,才是审美的生存,才是可以“超越现实而‘诗意地栖居’”的生存。但是,西方现代美学所以强调主体间性,恰恰是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思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