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6-0038-07 他者性是现代西方哲学重要的主题,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乃至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都有他者性的身影。建基于他者性哲学之上的他者性美学也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他者性美学通过对绝对他者的肯定,否定了主体性美学,也否定了实在论美学,从而以反题的形式为主体间性和超越性美学的合题奠基。同时,他者性美学本身也孕育着主体间性和超越性,成为主体间性和超越性的一种变异的形式。 一、他者性理论的提出 他者性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反拨,它认为不是自我,而是绝对的他者是本原,他者规定了我的存在。他者性理论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对主体性的批判。但是从理论根源上说,又有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我们先考察他者性理论的历史渊源。 按照列维纳斯的观点,一切形而上学都是同一性哲学,它把存在看做存在者的同一或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同一性实际上是理性的核心,理性就是要把握一切现象,使世界获得统一性,并且使意识与对象同一。哲学本体论就是建立在同一性的基础上,通过寻找存在的本原、根据来把握一切现象。在存在的同一性中,不仅有存在者同一于存在,这是古代本体论哲学的主题;更重要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这是近代认识论和现代存在论哲学的主题。但在哲学史上,论证存在的同一,特别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并没有获得成功,从而为他者性留下了空间。 古代西方哲学是实体本体论的客体性哲学,存在被当做超级存在者即实体,实体使存在者具有同一性。古代西方哲学是实体论基础上的存在者的同一性哲学。巴门尼德首次提出存在概念,提出了“存在是一”的思想,并且进一步提出“思想与存在同一”的命题。从此以后,西方哲学就沿着同一哲学发展。在古代哲学体系中,主体性没有确立,客体性的实体成为主体,而自我仅仅是实体的观察者。同样,古代西方哲学也没有他者的位置,因为作为世界本原的实体不是他者,而是主体(非人)。作为观察者的自我与实体的关系仅仅是外在的认知的关系。中世纪哲学把上帝当做实体,但上帝也不是他者,而是主体,反倒是人丧失了主体的地位。总之,古代欧洲哲学中没有确立他者性。在这个哲学基础上,古代西方美学确定美为实体的属性,与人无关,而人也不是主体,对美没有影响。没有主体也就没有他者,美不是主体面对的他者。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数的和谐;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的光辉,世俗审美是对理念的模糊记忆;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对事物的真实的模仿,中世纪美学认为美是上帝的属性,等等。 古代西方哲学以实体概念来同一现象,似乎解决了存在者的同一性问题。但它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由于古代哲学是实体本体论,思想者不是主体,他仅仅是实体以外的旁观者,于是他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被忽略,这实际上是掩盖了我与世界之间的同一性,即掩盖了真正的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近代哲学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思考实体能否被认识、证明从而避免独断论的问题,于是就形成了近代主体性的认识论哲学。 近代哲学是主体性认识论哲学,它追求主体性基础上我的认识与世界的同一性问题。认识论哲学考察认识的能力和认识的界限,而实体概念最终受到怀疑和否定。在认识论哲学中,自我成为主体,并且实体化,成为存在者的根据。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我思成为世界存在的根据,存在同一于我思。康德把先验理性作为经验世界的根据,存在同一于先验自我。黑格尔以理念为本体,既是主体,又异化为客体,构造了理念自我认识、自我复归的逻辑——历史体系,因此存在同一于绝对精神。同样,近代美学也是主体性的美学,作为实体属性的美变成了一种主体把握世界的形式。鲍姆加登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认为审美属于情感领域,是判断力活动,是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体的过渡形式;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是一种具有感性形式的理性认识。主体性的确立导致客观实体的概念被否定。康德否定了主观实体,自我只是先验意识;他把客观实体(物自体)驱逐出认识领域,只是信仰的对象。休谟干脆否定实体的存在,认为是思维错误的产物。而黑格尔把理念当做实体,同时又是主体,它在历史运动中自我否定,从而与传统的实体论拉开了距离。 如果说,古代的客体性哲学、美学没有主体的位置的话,那么,近代主体性哲学、美学则没有他者的位置。因为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格局中,世界被主体对象化了,丧失了他者的地位。但是,主体性哲学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困难,这就是世界不能完全被主体同化,认识不能完全切中外在的对象,主客体无法同一。因此,主体性哲学不能摆脱二元论,实体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主体性哲学。这是更深刻的本体论困境。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自我实体化,并且由我思推导出我在,进而推导出世界的存在,建立了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二元论,而且它仍然保留了上帝这一超级实体,作为主体的无限观念的来源和根据。这样,无限或上帝就成为一种绝对的他者。康德提出了主体认识的局限,在现象界,世界是经验把握的对象;而在本体界,世界仍然是不可把握的物自体。物自体成为纯粹理性之外的他者,仅仅是实践理性的对象。黑格尔认为,理念既是主体也是实体,理念经过逻辑和历史的行程由主客分离到同一,获得自我意识,成为绝对精神。这种浪漫哲学消除了主客对立,建立了一个总体性同一哲学。他运用辩证法为主体设立了对立的他者,但最终又归于同一。但是,黑格尔哲学面临着一个古老的问题,那就是他的主体——实体是理念及其异化物(最后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们),而作为哲学思考者的自我被遮掩掉了,被同化于历史主体之中。因此,黑格尔哲学是总体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没有自我主体的位置。也就是这一遗漏,使他的体系遭遇了滑铁卢,被现代哲学扬弃。这就是说,黑格尔哲学没有真正解决(个体)主体与世界的同一问题。总之,在主客二分的格局下,主体性不可能消弭实体的存在,从而就隐含着一个挥之不去的“他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