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作 者:
米华 

作者简介:
米华(1966-),男,湖南溆浦人,教授,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原文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由唯物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四个要素构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建党思想的唯物论基础具有“实践品格”特征;方法论基础充满“中国式辩证法”色彩;历史观基础彰显“重民”传统;人生价值观基础表现出儒家理想人格特色。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1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2)06-0005-05

      不同的历史时代,党建任务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但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其建设根基不会有大的改变,这个根基就是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基础。因此,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于当代“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党”有借鉴价值。由于中国没有政党政治的传统,毛泽东建党思想及其哲学基础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并使之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学界对毛泽东建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渊源有过较深入的探讨,但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哲学基础鲜有论及,作者拟就该问题作些探究。

      一 唯物论基础的“实践品格”特征

      世界本源于物质或精神是任何理论主张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由此构成其内在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建党思想也不能例外。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它关于世界本源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即世界本源于物质。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源于物质的论述过于抽象,很难为当时中国民众所理解、接受,也与当时中国党的建设实际不尽吻合。因此,需要结合党的建设实际,用中国民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哲学基础。

      但是,唯物主义传统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在传统社会中无论普通民众、知识精英抑或统治集团都缺乏唯物主义的思维习惯,如何在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实践中普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并使之中国化、大众化,成为当时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为破解这一历史难题,毛泽东巧妙运用中国文化中的“实践品格”来阐述其建党思想的唯物论基础。所谓中国文化的“实践品格”就是指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依据事物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解决办法的历史传统。即从实际出发来确定恰当的目标和原则,选择正确的路径与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等以解决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尽管中国文化在精神领域缺乏唯物主义传统,但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到近代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实践品格”特征。

      毛泽东把这种“实践品格”直接表述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称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本意是对刘德实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的赞扬。直至明代,王阳明在“知行合一”基础上把这种原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提升为务实求真的学风。明清之际的王船山把它改造成“言必征实,义必切理”的朴素唯物主义“实学”思想。王船山之后的近代湖南士子大倡务实、经世之风,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毛泽东的文化性格里也深深烙下了务实求真的印记。

      在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后,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建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做法,把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论哲学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品格”结合起来,用“实事求是”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精神,力求恢复唯物主义思想路线。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主张全体中国共产党人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教条出发,更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要在革命实际斗争中创造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同时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1],他第一次站在中国革命胜利的高度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提出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延安整风期间,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具体分析了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两种学风的根本对立,赋予了“实事求是”以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内涵,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801这一科学的阐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实事求是不只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学风,全党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态度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当然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精髓。

      毛泽东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无不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光辉,并成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唯物论哲学基础。如“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就是从当时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所占比重较大的实际而提出建设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论断;如“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组织原则,就是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极端民主化倾向,以及少数不服从多数等非组织观点提出的;如“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就是从党必须真正掌握军队,以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的实际而制定的一个重要措施等等。

      二 方法论基础的“中国式辩证法”色彩

      如何建设一个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方法会因时、因地、因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被众多具体方法所掩盖的更为本质的方法论原则和基础,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方法论原则和基础就是唯物辩证法。因此,我们只有始终扭住唯物辩证法这个“宗”不偏离,才能找到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正是牢牢抓住唯物辩证法这个“宗”不动摇,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采用最正确的途径与方法加强党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不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