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永军,淮安市淮阴区审计局

原文出处:
江苏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加强领导,搞好配合,统一行动,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证。为此,在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可以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纪检、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为成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计划上,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请示并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沟通,了解年度内干部监督和管理方面的重点及要求,在此基础上,制订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经联席会议协商一致,形成正式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

      二、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和方法应重点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情况;完成经济发展规划(指标)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和成效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和效果情况;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情况等方面。在乡镇领导干部评价体系中,突出对8大类即财政收支、政府负债、事业投入、工业经济及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内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遵守财经法规及个人廉洁自律等24项指标、19份审计调查表进行全方位评价。在部门领导干部评价体系中,侧重从工作实绩和经济责任两个方面,对其履行经济职责的主要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界定。建立13项定量、4项定性评价指标、13份审计调查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领导干部任期内重大决策、行政绩效、行政能力以及执行党风廉政规定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一)关注“三公费用”,注重四看。一看有无因预算约束疲软,执行走样;二看有无因标准严重滞后,脱离实际;三看有无因内部控制不力,弄虚作假;四看有无因会计集中核算后管理职能弱化,职责不清。如在对某区2011年度12个乡镇14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将“三公费用”等有关问题及发生问题的原因和审计建议以专报的形式上报区委、区政府和区纪委,得到了区主要领导和区纪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与好评。通过实行“四看”,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加强财政预算编制、预算监督入手,强化对三公费用支出使用情况的审计,以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监督权、知情权。

      (二)围绕评价体系,注重“三个结合”。一是定性与定量结合。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分析评价时,实现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二是纵向指标与横向指标结合[纵向指标是时间跨度指标,包括今年与去年、现任与前任的比较指标。横向指标是指同类单位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的比较指标]。纵向指标考核事业的进步与否,横向指标则考核其发展的速度。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在审计过程中侧重专项资金和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分清五项责任,重点评价工作业绩。一是发展目标责任。就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由上级政府、部门下达或本部门、本单位制定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以及反映这些经济指标任务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应负有的责任。二是贯彻执行国家党政方针责任。就是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对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相关经济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和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民等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方面应负有的责任。三是重大决策责任。就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本部门、本单位重大经济决策、经营决策的决策程序、管理方式、投资效益或经营收益以及风险控制应负有的责任。四是内部管理责任。就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所在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应负有的责任。五是党风廉政责任。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在任职期间本人与经济相关的廉洁自律执行情况以及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与经济相关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应负有的责任。

      三、乡镇和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和方法

      (一)加强审前调查。在审前调查中,紧扣审计总体目标,对调查事项的状况从总体上予以把握,并进行综合分析。在调查的方法上,采取“五个一”工作法,即填好一套表格、突出一个访谈、开好一个进点会、搞好一个测评、注重一个审阅,全面了解领导干部主要成绩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确定审计重点。通过审前调查,了解乡镇政府、区直部门的运作方式,以及从单位账务体系无法获取的重点投资项目管理信息;明确审计重点,紧紧牵住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应重点关注专项资金及投资性资金的“牛鼻子”。

      (二)注重方案论证。实行审计实施方案局务会议集体论证制度。要求审计组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资料,并根据审前调查情况草拟审计实施方案,连同审前调查资料一并提交会议进行论证。经论证后的审计实施方案,凝聚了集体智慧,使审计目标更加明确,审计重点和内容更为准确完整,审计步骤和方法更为具体,时间安排更为合理。审计绩效更加明显。

      (三)强调审深审透。审深审透,是审计机关质量控制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最佳手段。在审计中,我们一是强调“真实”,就是审计组围绕财政性资金的流向检查财务管理、财经法纪执行等情况,去伪存真地还原其本来面目并完整地加以反映;二是强调“准确”,就是审计组熟练地运用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加以准确无误的定性;三是强调“公允”,就是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资金流进流出的管理状况、政策执行情况以及经济事项实施的结果,组织专业人员对其客观公正作出专业性的评估。从执行情况上看,效果十分明显,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及时性;又有利于避免遗漏问题,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查和评价的全面性、深入性;更有利于证据间相互印证,保证了评价定性的客观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