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缺少审计轨迹的情况下进行审计

——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履约项目审计中的方法创新

作 者:
余勇 

作者简介:
余勇,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对某些特定事项的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会碰到这种情况:审计需要核实的事项缺少直接记录,没有留下任何审计轨迹,审计人员无法运用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和分析的审计方法。此时,尝试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或许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到替代的审计方法。

      在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履约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对受控物质四氯化碳在使用过程中的排放情况进行核实。四氯化碳常温下为液态,沸点76度,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工业生产使用过程中,当温度达到76度以上,四氯化碳很容易转化为气体挥发到大气中,进而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但四氯化碳挥发到大气的数量没有任何相关记录,未留下任何审计轨迹。如何核实四氯化碳的排放数量,常规的审计方法显然没有办法解决。笔者和审计组人员经过反复思考,咨询专家,找到核实四氯化碳排放数量的审计方法,即利用物料平衡的原理,根据四氯化碳化学反应的分子式和企业现有的相关记录,测算出四氯化碳的排放数量。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企业的生产记录,核实企业每年四氯化碳的使用量、其他原材料的使用量、使用CTC生产的主产品和副产品产量。

      2.根据物料衡算计算主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和其他原材料数量。

      3.从其他原材料的使用量中扣除生成主产品需耗用的其他原材料数量,计算生成副产品耗用的其他原材料数量。

      4.根据化学反应式,从生成副产品耗用的其他原材料数量推算相应耗用四氯化碳的数量。

      5.计算出四氯化碳排放量:四氯化碳的使用量-生成主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生成副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

      

      以该企业2008年数据为例,依据上述步骤测算2008年四氯化碳的排放数量:

      1.根据企业的生产记录。企业2008年四氯化碳的使用量为453.635吨,其他原材料(苯)的使用量为355.890吨,使用四氯化碳生产的主产品(二苯甲酮)的产量为388.3吨。

      2.根据物料衡算计算主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和其他原材料数量(苯)。

      产品二苯甲酮分子量为182,苯分子量为78,四氯化碳分子量为153。在与四氯化碳化学反应中,苯会完全反应(100%)。根据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苯与四氯化碳的反应比例为2∶1。

      生成主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产品产量÷产品分子量×四氯化碳分子量=388.3÷182×153.8=328.135(吨)。

      生成主产品耗用的苯数量=产品产量÷产品分子量×苯分子量×2=388.3÷182×78×2=332.829(吨)。

      3.计算生成副产品耗用的苯数量。

      生成副产品耗用的苯数量=苯的使用量-生成主产品耗用的苯数量=355.890-332.829=23.061(吨)。

      4.推算生成副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

      生成副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生成副产品耗用的苯数量÷苯分子量÷2×四氯化碳分子量=23.061÷78÷2×153.8=22.736(吨)。

      5.计算四氯化碳的排放量。

      四氯化碳排放量=四氯化碳的使用量-生成主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生成副产品耗用的四氯化碳数量=453.635-328.135-22.736=102.764(吨)。

      在测算出该企业2008年排放的四氯化碳数量后,笔者会同技术专家,通过现场查看企业的生产线、与企业技术人员谈话以及分析企业的生产工艺等方式,核实造成企业四氯化碳排放的原因,提出企业降低四氯化碳排放量的可行性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