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协作的动因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作关系不仅受经济基础发展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制度和自身的理论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6世纪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了帮助所有者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真实性的判断,产生了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现代外部审计。20世纪早期,国与国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现代内部审计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战后日本、欧洲出口导向型经济实体迅速发展,美国经济呈现相对疲软的势态,美国各大公司纷纷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美国政府也从保护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于1977年颁布了《反国外贿赂法》。该法的宗旨是指导外部审计师关注内部会计控制,强调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检查范围的基础,外部审计师需要测试他们所依赖的会计控制。同时,该法要求管理层以及内部审计师有更宽的考虑范围:设计和维护一个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从而为交易的授权和记账,以及资产的安全提供合理的保证。可见,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法律及其相关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共同关注,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变得紧密起来,相互之间在内部控制尤其会计控制方面的信息和技术成为双方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经济在以美国为首的信息技术大国的推动下又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经济组织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这些变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强了企业审计的难度。美国在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更是在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将内、外部审计无形地融合起来。该法案尤其突出一个基本的理念:审计委员会、管理者、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四大重要基石。可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因为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共同关注而变得越来越密切。2010年11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修订后的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是本次修订中唯一新增的准则,该准则强调外部审计师应向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识别出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而通常作为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这一沟通中无疑需要与外部审计进行更多的协作。 纵览审计发展历史和制度变迁的过程,我们发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发展和联系,既受到经济发展和国家监管制度的影响,又受到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目标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速度和模式是决定因素,它不仅影响国家的监管制度,也促进审计理论的发展,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合作的根本动因。 二、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协作的基础 (一)二者合作的法律基础 由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服务的主体不同,很多国家为了保证外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对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合作进行限制。但由于企业的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外部审计受成本和技术的限制很难对企业经营活动和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和鉴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五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以下简称“整合审计”)。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以同时实现下列目标:(1)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2)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随着我国在上市公司中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未来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协作将有更大的空间。 (二)二者目标和职能的相通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评价并确保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外部审计的目标是评价并确保企业外部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但是,内部与外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内部与外部审计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即评价和确保企业总体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总体目标的一致性为“整合审计”提供了可能,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作的内在驱动因素。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具体目标上存在许多交叉和重叠的方面,因此,加强协作显得尤为必要。 (三)二者审计范围和重点相近 现代企业外部审计主要包括鉴证和咨询等业务,审计的重点也由过去的鉴证为主逐步转变为咨询为主;现代内部审计业务范围涉及所有提供与财务、经营、保证、咨询、治理以及舞弊相关的服务,审计的重点是为企业的增值提供咨询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上逐渐接近,从而导致相互之间在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相互交流与分享的可能。 (四)二者审计方法一致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具体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基本都是相通的。内外部审计在互补与协作中相互推动着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使其共同经历了一个从账表导向—系统导向—风险导向的演进过程。 三、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协作的领域 由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目标内涵重叠,并且审计方法和程序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合作的领域也逐步拓宽,二者的协作领域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内部控制评价、财务报表审计、经营业绩审计、揭示和防止舞弊审计。其中,内部控制评价是进行审计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报表审计、经营业绩审计的必要准备环节;外部审计侧重财务报表审计,内部审计侧重经营业绩审计,揭示和防止舞弊审计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共同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