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2011年1月19日曾在本版发表了《关于审计心理博弈策略与技巧的分析》一文,读者反映较好。本文从博弈主体、博弈前提、博弈依据、博弈手段和博弈结果等五个要素,全面深入研究了审计博弈的理论结构,并力争对审计人的实务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在审计博弈中,审计人应居于主导地位,充分相信对方,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称状态,注重策略运用,实现正和博弈的和谐审计结果。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博”是指多、广、丰富、知道得多。例如:博士、博物馆、博览会、博览群书、地大物博、博古通今、博大精深等。“弈”就是指围棋、下棋、对弈。“审”就是指详细、周密、仔细思考、反复分析。“计”就是指计算、测量、主意、策略、计划谋划。可见,审计博弈不仅要求审计人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经验,更要求审计人做到应有的职业谨慎,讲究计谋和策略。 审计博弈主体——参与者 博弈的参与者,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在审计活动中,表现为审计人自己与他人,他人是指被审计人与相关领导层。审计博弈是审计人、被审计人和相关高层领导的三方博弈,是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不断交替的过程,是非对称信息下的博弈。利益冲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博弈产生的基本前提,高层管理者关注的是单位的形象,可能不喜欢审计并冷落审计人;被审计人关注的是自己的业绩和利益,也可能不喜欢审计或抵触审计工作。审计人与被审计人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对问题认识的差异上,体现在审计报告的结论上,体现在对待问题处理的方法上;审计人与相关领导层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审计建议上,体现在完善政策层面,体现在政策制定与执行层面。 审计人自己包括“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是本能的表现,即审计人自己的安全保护;“自我”是理性的表现,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超我”是理想的表现,即超强的工作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审计人不仅与被审计人、与相关领导层进行博弈活动,同时审计人自己也会出现“超我”博弈“自我”、“自我”博弈“本我”的现象。博弈的每一个参加者,都会从自身角度出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本我”、“自我”与“超我”中,审计人应力争用“超我”与被审计人、相关领导层开展积极博弈活动,力争在博弈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否则审计工作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具备丰富的执业经验。不仅智商要高,情商也要高,在审计工作的三方博弈中,审计人时刻要把握博弈的主动权。 审计博弈前提——信任 审计博弈的前提是信任与尊重,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一定要首先相信每一个被审计人,相信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相信被审计人员口头语言的可靠性,相信被审计事项的客观存在性。不能随便怀疑任何人与任何事;时时刻刻尊重每一个被审计人,信任与尊重是和谐审计开始的基本前提。即使知道被审计人员提供虚假证据,审计人员至少在表面上要表现出相信对方的态度,这样做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审计关系的和谐,使审计博弈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审计理论中有一个概念是职业怀疑,什么是职业怀疑呢?有的人理解为,职业怀疑就是假设被审计人员有不良动机,被审计事项存在舞弊,审计人员要努力寻找证据,把问题揭露出来,因此,不需要信任被审计单位。这是一种典型的不信任被审计单位和不信任被审计人员的行为,如果真的没有问题存在,我们审计人员是否要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被审计单位呢?这样的假设前提,使审计取证的渠道非常有限非常狭窄,不仅不能保证审计质量,还容易导致更大的审计风险,更容易导致工作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和谐审计的开展。 正确的职业怀疑概念是指,假设被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问题,审计人员通过广泛、充分、可靠的证据,努力推翻其初始假设。审计人员以质疑的态度,对所获取审计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作批判性的评价,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导致对文件或管理当局声明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惕。不会职业怀疑,几乎就等于不会审计。职业怀疑需要审计人员有职业责任感、道德素养、职业谨慎、执业经验、判断能力、敏锐眼光等,并体现在全过程的具体专业行为之中。现代审计是为了消除会计报告的重大错误,增强会计报告的可信性。为达到此目标,审计人员在开始审计时就假定会计报告整体是不可信的,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方面获取证据,保证审计质量,跟随“谎言”去追寻真相,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一一排除。这一怀疑,不是对被审计人的怀疑和不相信,而是假设被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充分、全面、深入、细致的审计工作,推翻这一初始假设。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努力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博弈依据——信息 在博弈中,策略选择是手段,效用是目的,而信息是根据目的采取某种手段的依据。在策略选择中,信息是最关键因素,只有掌握了充分信息,才能准确判断他人和自己的行动。博弈信息是博弈参加者所掌握的对自己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在审计活动中,博弈信息表现为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信息的不对称状态。被审计人掌握的信息包括财务会计资料、法律法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决策信息、市场竞争与价格信息等。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永远没有被审计人掌握的这些信息全面和深入,审计人永远处在“劣势”状态,审计人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掌握被审计人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信息资料,尽量消除信息的不对称状态,避免被审计人提供虚假信息和错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