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97(2012)01-0087-05 民主集中制是列宁式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但在中文文献中,民主集中制却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概念。如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实质,目前学界至少有集中制、民主制、民主制与集中制相结合、少数服从多数等观点。①关于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民主集中制的时间,则存在“一大”说、“二大”说、“五大”说等分歧看法。②此外,有学者提出,为准确反映民主集中制的原意,应该将民主集中制翻译为“民主的集中制”。③本文拟以文献为依据,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翻译、使用、解读“民主集中制”的大致线索进行梳理,希望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一、“民主集中制”最初的中文翻译 民主集中制为外来词,最初的中文翻译为“民主主义的集中权”、“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 1920年12月,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机关刊物《共产党》第2号刊登了署名“P.生”翻译的《共产党国际联盟对美国I.W.W.的恳请》④,文中有一节的标题即为“民主主义的集中权”,这可能是“民主集中制”最早的中文翻译。不过,该节的主题并非说明共产党是一个“民主主义的集中权”组织,而是论证苏维埃政府是“民主主义的集中权”政府:它既是“现存政府中的最高的集权政府”,又是“历史上最实行民治的政府”。苏维埃政府之所以必须“集权”,是因为“革命必须防着资本家合力的可怕的反攻”,因此,“极大的军队必须召集来,训练,置备军装,并指挥他。这就叫做权力集中”。但是苏维埃政府又是最民主的政府,因为他的“一切机关是常常和劳工们接触的,是常常觉到他们的意志的”。文中还提到“许多I.W.W.的会员是反对集权的,因为他们不想到也可以有民主主义的集权”。 1921年4月,《共产党》第3号刊登了列宁拟定、共产国际二大通过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标题为《加入第三次国际大会的条件》。这应是《条件》的第一个中译本。译文共22条,其中与民主集中制直接相关的是第13条,被译为: 属于万国共产党的党派,须行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引者加黑,下同)的原则组织。当此内乱期内,惟有用最集中的形式组织起来,用刚强的军法管理,以及党派的执行部有极大的权力,能发绝对的命令,与得到有力分子的协力信从,乃能使共产的党派实践其职务。⑤ 根据日本学者石川祯浩考证,《共产党国际联盟对美国I.W.W.的恳请》一文译自美国世界产业革命同盟刊物《The One Big Union Monthly》(《一大工会月刊》)1920年9月号。《加入第三次国际大会的条件》译自美国综合性期刊《The Nation》(《民族》)1920年10月13日号。⑥这样,“民主集中制”最早的中文译本依据是英文文献,而非俄文文献。 正式建党后,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所附之《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将“民主集中制”翻译为“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 凡属国际共产党的党,必须建筑于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的原则之上。在现在内乱激烈的时候,共产党惟靠极集中的组织,铁的纪律(即采用军队的纪律)和全体战士一致给中级[央]机关以广大的权力,过余的信任,使得执行一种不可抗辩的威权,才能成就他的职务。⑦ 文中的“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与前文的“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并无区别。 二、“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早于“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 实际上,在“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一词出现以前,“中央集权制”已被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用于指称列宁的建党主张或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原则。如《共产党》第1号《列宁的历史》一文,就认为列宁的建党原则是“中央集权制”: 俄国的社会民主党是一八九八年设立的。一九○三年该党开第二次大会于普流亚里及伦敦,才闹出风潮,起了内争。在这次大会上,列宁绝对的主张该党应采用中央集权制,组织中央掌权指示全体作用的机关,以取全体一致作革命的运动,行统一的计划。他这个主张,没得全体同意,其中有少数人绝对的拒绝列宁的中央集权主张。⑧ “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出现后,“中央集权制”仍然被继续使用。如1921年瞿秋白访问苏俄所写的通讯——《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第十次全俄共产党大会》,就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称为“中央集权制”: 以前从革命之后,共产党既握政权,接着就是内乱战争,完全处于军事状态之下,于是共产党自身的组织法,也取绝对的中央集权制。……在军事状态之下不得已而取中央集权主义,在当时是很合宜而且是必要的。⑨ 李大钊也有同样的认知: 一八九八年,俄罗斯社会民主党成立。一九○三年,该党在Brussels与伦敦开第二次会议的时候,列宁主张把该党改为中央集权的组织,由一个中央集权体指导一切运动。他力持此说,争论甚激,该党因而分裂成为二派:列宁一派为多数派(Bolsheviki);反对列宁的一派为少数派(Mensheviki)。少数派的领袖是Martov,多数派的领袖就是列宁。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