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绩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东朗,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33年二三月间,周恩来、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实施黄陂和草鞋岗战斗①,歼灭陈诚指挥的国民党“进剿军”第一纵队主力,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凡涉及这次反“围剿”的论著,都认为上述两次战斗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伏击战的战例,战绩辉煌。但是目前关于这两次战斗战绩的确认,存在表述不一、颇为简略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既没有反映这次反“围剿”作战的全貌,又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不相衔接,甚至会让人们产生一些疑问,所以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依据相关资料,尝试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目前关于这次反“围剿”战绩的表述,存在着三种情况。

      第一,反映得颇不充分。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表述为:“共歼敌三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②国防大学编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写道:黄陂战斗“从(2月)27日上午至28日下午,经过两天激战,全歼敌第52师,师长李明被俘,敌第59师除1个多团逃脱外,亦被歼灭,师长陈时骥被俘”,“(3月)21日拂晓,我军对草台冈之敌第11师突然发起攻击,经激烈战斗,将该敌大部歼灭。22日,又在东陂歼敌第9师一部。其余敌军纷纷撤退。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3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记载:“黄陂,草台岗两仗歼灭蒋介石嫡系近3个师,俘敌万余人,从而胜利地打破了敌人的‘围剿’,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以大兵团伏击歼敌的光辉范例。”④目前,大部分著作都采用此类表述。

      这些表述容易产生三个问题。一是,消灭国民党军3个师还是近3个师?它究竟是多少人?二是,用“俘敌万余人”来说明歼敌3个师或近3个师的战果,显得简略、单薄、不确切甚至含糊。朱德在当时就指出,黄陂和草鞋岗消灭的是“敌主力之第一纵队三个师,该敌是对我军最危险之一个纵队”⑤。该敌作为蒋介石嫡系陈诚的基本部队,是国民党的精锐之师,兵员、装备齐整。长期在陈诚第18军任职的杨伯涛回忆说:第11师3旅编制时,“全师2万2千余人”⑥。据此推算,参加第四次“围剿”时两旅编组的该师应有一万四五千人。另据时任第一纵队团政治指导员和纵队政工处训练科长的周上凡回忆:“第五十二、第五十九师号称3万之众”⑦。据此计算,这3个师有近5万人。1932年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订的陆军师暂行编制规定:配置一个野炮团的步兵师全额13390人,配置一个山炮团的步兵师全额13903人⑧。按此推算,该3师应有4万余人。另外普遍认为,在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中,陈诚指挥的“进剿军”有12个师16万人,依之计算,该3师也应有4万人左右。因此,保守地估计,被红军歼灭的该敌3个师应在3万多人。如果说黄陂和草鞋岗两役“俘敌万余人”,则毙伤之数应有2万人之巨,但通观这两次战斗,不是如此情形。而就国内革命战争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毙伤俘的歼敌方式中,俘虏应占主要比例,所以如果确定俘敌1万余人,而不能确定毙伤敌人2万余人,则会产生此两役是否消灭敌人3个师或近3个师的疑问。因此,用“俘敌万余人”来反映歼敌3个师或近3个师,颇不充分。三是,与当时中央和红军领导人的高度评价难以衔接。黄陂战斗后,中共中央给红一方面军的贺电称之为“空前伟大胜利”,周恩来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称“胜利是空前的”⑨,毛泽东称赞第四次反“围剿”是“空前光荣伟大胜利”⑩,朱德认为黄陂战斗是“空前的伟大胜利”(11),聂荣臻认为黄陂之战是“空前未有的,是历史上最光荣最伟大之一战”(12)。这些“空前胜利”的评价,应是较之前几次反“围剿”作战而言的。考诸历史,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歼敌1.3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2万余件;第二次反“围剿”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第三次反“围剿”歼灭敌军3万余人,缴枪1.4万余支。把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称为“空前伟大胜利”,则战果必定超出前三次反“围剿”的作战。而上述表述,却很难看出其战果的“空前”之处。

      第二种情况是,存在一些表述混淆甚至自相矛盾的现象。如《朱德年谱》记载,红一方面军在东陂、黄陂伏击国民党军第52、第59师,“消灭敌军两个师,俘虏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及其他官兵二万余人,缴枪万余支(挺)、子弹数百万发,轻重机关枪自动步枪三四百支,无线电一架,辎重无算”;在3月21日的草鞋岗战斗中,“经一天激战,歼灭第十一师大部”,22日又“在东陂歼灭第九师一部”;“在黄陂、草台冈两次战斗中,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三个师,俘虏官兵万余人,缴枪万余支”(13)。《王稼祥传》记载,黄陂大捷“一举歼灭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全部和第五十九师大部,俘师长两名,俘敌万余人”,在草鞋岗战斗后,“黄陂、草鞋岗两战役共消灭蒋介石嫡系3个师,共俘敌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14)。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表述矛盾。黄陂、草鞋岗两战俘敌之和,与黄陂战斗俘敌数字相同甚至减少;一次“缴枪万余支(挺)”,两次战斗缴枪之和仍是“万余支”。二是虽然“万余”的数字,可以理解为1万多一点,也可以理解为1万好几千,但黄陂战斗“俘敌万余”,黄陂、草鞋岗两役共“俘敌万余人”的说法,总使人感觉有些迷惑。

      第三种情况是,存在一些既和上述表述不同又互相不衔接的数字。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说,此两役,“蒋介石嫡系3个师被歼,近2万人被俘,红军缴枪1万多支,活捉2名师长,毙伤16名师、旅、团长”(15)。《周恩来传》记述:“黄陂和草台岗这两个战役,是第四次反‘围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共歼敌近三个师、二万八千人,其中包括陈诚的最精锐的主力部队。”(16)《聂荣臻传》称:“黄陂伏击战歼敌约两个师,俘虏万人”,草鞋岗战斗“基本歼灭了蒋介石嫡系、陈诚赖以起家的、素称没有打过败仗的国民党第十一师”,“黄陂、草台岗战斗,是第四次反‘围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共歼敌近三个师,2.8万多人”(17)。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说:“共歼敌3个师,俘敌19000人以上,缴获枪支约15000支以上。”(18)

      如此莫衷一是、互不协调的说法,很容易影响人们对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认识,值得进一步研究,当然各种说法的存在,也有利于深化关于第四次反“围剿”战绩的研究。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消灭了国民党几个师?该次作战,对手主要是国民党“进剿军”第一纵队的第52师、第59师和第11师。厘清红一方面军和它们的作战情况,战果也就基本清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