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转向因素试析(1945-1946)

作 者:
李翔 

作者简介:
李翔,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上海 200000)。

原文出处:
民国档案

内容提要:

迷信武力万能,几乎是国民党将领的普遍特征。在包括蒋介石在内的高层军事长官一贯的轻视下,在美式装备的诱饵面前,军委会政治部变更为国防部新闻局。这成为战后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路线转向的第一个重要因由。力图与国共鼎足而三的民盟,其“还政于民”、“还军于国”的议案,等于抬出孙中山,逼迫国民党政府面对、处理军队国家化的难题。政治工作作为众矢之的,不得不调整方向。这是战后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路线转向的第二个重要因由。二战结束后,美国强化对中国控驭的战略意图和蒋介石对美式新闻制度实用主义的接受,构成战后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路线转向的第三个重要因由。战后国民党建军精神路线的转向与调整,既是国际国内力量博弈的结果,也反衬出国民党政府没有一套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熟方案。1940年代末期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说明这种过于重视军备、轻视军队精神培育的单骑突进式的发展方案,不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良策。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3 期

字号:

      抗战胜利后,在美国及国内中间势力“军队非党化”和“军队国家化”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被动接受美军新闻机制,将问题丛生的军委会政治部缩编为国防部新闻局。地位更低、更受将领轻视的军队党部,亦被迫取消。学界对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北伐时期,其次是抗战时期。越往1949年延伸,成果越少。对于战后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转向,海峡两岸均未见有学术论文发表。①本文以1945-1946年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转向因素为切入点,主要目的如下:第一,通过回溯国民党军队政工体制的沿革,深入剖析军权、政工、党务三者之间的关联及其不断变动的因由,以加深理解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全貌,并由此解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迅速衰败的缘由所在。第二,从军队国家化这一视角,审视分析抗战胜利前后的民盟与国民党之间的双边互动,以此深化对国内中间势力的探究。第三,从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出发,梳理探讨抗战胜利后初期中美之间的军事、政治关系,借以深入解读美国对国民党军队发展走向的影响力。第四,中国近代的军事现代化,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精神培育、后勤供给等几大因素的建设。本文把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转向,放置在军队现代化的轨道上加以考察,以便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扼要对比,找寻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方案。

      一、将领对政治工作的轻视与对武力的过度迷信

      国民党自孙中山始,即一向看重枪杆子,轻视军队的思想工作与组织工作。在革命连番受挫之后,国民党接受了苏俄以党领军的模式,引入党代表制及政治部制。理论上,政治工作是国民党在军队中的工作,党与政工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对内训练、对外宣传与对敌斗争,必先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确定路线,制订政策,提出政治口号,然后政工机构据以推行,求其实现。这是保证党对军事领导的重要环节,也是国民党掌握武力的必然途径。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因有党代表制作为支撑,政治工作的效果尚能彰显。但国民党内真正愿意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员甚少,党内和军内高层都寄希望于既不诉诸组织上的严密建设,也不通过耐心地说服宣教,而只是简单地借助不加甄别的集体入党,就能够组建一支所谓的党军。②

      清党后,国民党制度化和组织化的重建工作处于放任、停滞甚至退化状态,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荡然无存。③1928年,军队政工人员提出恢复北伐时期的党代表制度与政工制度,无奈屡次遭遇各类军事将领的抵制。1929年初,蒋介石曾想补救政工体制,任命负责党务的陈立夫兼任军委会政训处主任。这未尝不是蒋对党代表制废弃后的应对之策。陈立夫起初想借助负责党务的根基,以政治工作为途径向军队渗透势力。可惜伴随党的权威的丧失,陈氏兄弟控制的中央党部实际沦为南京政府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在黄埔系的阻挠下根本不能进入军队。军队党务虽然挂着中央党部组织部的招牌,但中组部所辖军队党务处(初名军人组织科)自始即被黄埔系掌控,中组部仅留虚名。军队党务处不受中组部的过问与节制,对全部军事党务系统的人事调配有自由处理之权。军队党务实际领导机构为军委会特别党部,形成与中央组织部并驾齐驱的独立局面,等于分割了CC系独占国民党组织权力的一半。其结果,军队党务脱离了中央党部的掌控,而由军事长官统属,党在军队中完全处于从属的无足轻重的地位。国民党与军队政治工作逐渐脱节,党逐渐不过问政治工作。政工人员也逐渐与党脱离,不认为与党有何特殊关系。甚至自1935年12月起,军队中的党务活动暂行停顿,军队党部一律撤销。④自此,国民党军队中仅仅保留单一的政训处。或许担心军事将领脱离自己的管束,蒋介石又明令政工部门负责人不能由部队官长兼任,而只能由不带兵的黄埔毕业生负责,这一时段的政工负责人贺衷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为适应抗战形势,1938年初军委会政训处改组为政治部。各部队政训处更为政治部,扩充编制,连队增设指导员,普及政训工作,并协助地方处理战区政务。⑤针对主张恢复北伐时期政工制度和党代表制的呼声,1938年2月,政治部长陈诚反驳道:苏俄创始政工制度是因部队素质不良,对主义没有认识,缺乏信仰,因此设立党代表宣传主义,以便人人为主义奋斗。而“国军”与苏俄红军不同,官兵都是国民党员,信仰一致,因此不需要设立党代表制。⑥

      陈诚的辩解之词,完全遵循蒋介石以往取消党代表制、弱化政治工作的例行解释套路。国民党政府既要维护军事长官的权威,又要使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党的至上权威作为依托的政工体制在各级部队中推行开来。这样,政治工作实施的结果只能如同以往一样陷入话语解释、实践操作的两难困境。更匪夷所思的是,国民党高层军事将领对组织、主义与信仰的认识太过随意与轻忽,数十年一贯制地将组织上集体入党等同于思想上集体信仰三民主义。这种把组织的接纳与信仰的皈依简单等同的恶果,早在孙中山时期,就有陈炯明属下全体党员的粤军炮轰总统府的恶例。谁能想到,国民党高层在此问题上三番五次地健忘呢?

      1938年,蒋出任国民党总裁,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发起改造党的运动。受中共快速发展的强烈刺激,1939年初,国民党召开全会,主要议题是“整理党务”和研究“如何与共产党作积极之斗争”。⑦和中共对比,国民党在军队中的地位过于低下,为提升党在军队中的形象与地位,蒋介石1939年3月电饬恢复各级军队党部。国民党政府颁订军队党务工作实施纲要,部队分设特别党部、团或区党部、连党部或区分部三级。连党部之下设小组。稍后拟定的军队各级党部组织条例规定,工作人员“以各该级主管及政治工作人员兼任”为原则。⑧清党前,党与政工至少在理论上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党代表的地位高于政工负责人。孰料抗战时期再次恢复军队党部,制度上党务却以政工人员为兼职。这无异于从法理上再次如同“剿共”时期那样,把党部置于政工机构之下。诚如王奇生所言:“政工人员与职业带兵官难相颉颃,政治工作成了军队的附庸,党务又成了政工的附庸。”⑨

      国民党军事将领以军控党的积习深入骨髓。1939年4月,陈诚呈文蒋介石:军队政训即党在军队中的工作,政工人员代表党在军队中工作,故军队中党务与政训应为一体,中组部军队党务处应即行结束,工作人员调至政治部军队党务管理处工作。中组部长张厉生反对陈的提案,主张保留中组部军队党务处,主管军队党部设计考核登记及党证制发,政治部执行军队党务训练宣传事宜。⑩蒋最终采纳张厉生的建议。陈诚企图结束中组部军队党务处的提案,比战前黄埔系对中组部的抵制更甚,即不仅要夺其实,甚至连其名也要除去。中组部尽管保留了军队党务处,但文人出身的党务人员被禁止干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较之战前,党在军中的地位,不仅未因恢复党部而得以提升,反而从制度上固定了党在军队中的“小三”地位,军事将领军权独大的心态更为昭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