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1-0057-08 北宋前期官品令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俞宗宪先生《宋代职官品阶制度研究》①和李宝柱先生《〈宋史·职官志〉官品制度补正》②。前文对宋代职官品阶制度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后文则对前文进行修正补充。上述两篇研究论文,对于复原宋代职官品阶制度具有重要学术贡献。然而两文远未能大体上复原北宋前期的品阶制度,并存在着不少错误,仍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故敢献拙文,就教方家。 一、《北宋前期官品表》之失误 李文中所载《北宋前期官品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失于粗疏。唐朝官品令九品三十阶,宋朝元丰改制所行为九品十八阶。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此表只列九品,而多无正从、上下;二是存在讹脱衍倒。就大者而言,官、阶、勋、爵,表中仅列官、勋两个系列,而无阶、爵;就小者而言,所列职事官也欠完备。该文所言“给事中、中书舍人的品级待考”,“太常博士和通事舍人的品级待考”,便是明证。 宋承唐制,品阶制度也不例外。自宋朝初年至元丰改制前基本沿用唐代官品令,直至元丰改制才形成本朝新制。李宝柱先生认为“至仁宗朝,始见比较完整的官品令”,依据是康定二年(1041)礼院据品位详定百官朝服标准一段文字(其中枚举了一品至六官官职一二百种)。③这就将宋朝官品令产生时间提前了四十年。李文援引俞宗宪所制《宋初官品表》——《职官分纪》卷三八、四○、四二中宋朝前期地方官员品级的史料,完成《北宋前期官品表》。李文在论证过程中详细征引《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宋代文献史料,并推断康定二年宋朝已有了“比较完整的官品令”。但是,如果将其所引内容与唐代官品令对照,这些品阶恰恰都是唐朝所定。 如所引《宋会要·帝系》二之七,“淳化五年二月二十七日,中书门下言:‘……按《官品令》,大都督是二品,五府大尹、五府大都督长史是三品’”。检《旧唐书·职官一》所载永泰二年(766)官品令,三者之中,前者是从二品,而后两者均为从三品。所谓五府,后者据该《官品令》,为扬、幽、潞、陕、灵等五州。前者据《旧唐书·地理一》,应指玄宗开元元年(713)至肃宗至德二年(757)间所置五京,即京兆、河南、太原、成都、凤翔五府。两者均为唐中期之制。京府至德宗兴元元年(784)已增加河中、江陵、兴元三府,从而扩张至八府。大都督府至后唐长兴三年(932),屡经变动,已达十州,即陕、灵、幽、魏(潞)、扬、徐、越、杭、福、潭等州。④因此,《宋会要·帝系》所述必为唐制无疑。 又如,所引《宋会要·礼》四一之四七兵部尚书李涛条,“建隆三年十二月,礼院言:‘三品之丧,请辍(朝)一日。’从之”。以证明“六尚书俱为三品”。引《宋会要·仪制》七之一四乾德二年六月条,太常礼院言:“……诸行侍郎品第四。……或有自四品入三品,为黜官,丞郎入卿监是也”。李宝柱“左、右丞与诸行侍郎俱为四品”。然如检唐官品令,则知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尚书左丞、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阶,尚书右丞、诸司侍郎为正四品下阶一目了然,实无必要繁征博引宋代文献进行求证。宋康定二年,礼院所引官品承袭唐制之迹清晰可辨。关于这一点,《宋史·职官志八》说得很清楚: 唐令,定流内一品至九品,有正从上下阶之制。其后升侍中、中书令为正二品,御史大夫、散骑常侍、两省侍郎为正三品,御史中丞正四品。諌议大夫分左右,改将作大匠为监,太史局为司天监,置大监正三品,少监正四品上,丞正六品上,寺簿正七品上,主事正八品下,五官正(正)五品上,副正正六品,灵台郎正七品下,保章正从七品上,挈壶正八品上,五官监侯正八品下,司历从八品上,司辰正九品上。又置国子、五经博士为正五品上。左右金吾卫上将军为从二品,左右龙武神武军大将军为正三品,将军为从三品。又置内侍监为正三品,少监从四品。改诸州府学博士为文学,在参军上。五代复置尚书令为一品,升右丞为正四品上,降谏议在给事之下。⑤ 宋初,并因其制,唯升宗正(少)卿为正四品,⑥丞为从五品。其军器监、少监,甲、弩坊署令丞,监作、录事,昭文馆校书郎,司辰、司历、监候,殿中诸署监事、计官,太常诸陵庙、太医、太公庙署令丞,医针博士、助教,按摩、呪禁博士,卜正、卜博士,宗正崇玄署令、丞,大理狱丞,鸿胪典客、太府寺平准、左右藏、常平署令丞,都水监舟檝、河渠署令丞,宫苑总副监牧、监副、丞、主簿、诸园苑司并百工等监、副监及丞,诸仓、诸冶、诸屯、温汤监及丞,掌漕,诸军卫录事诸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校尉、旅帅、队正、队副、正直长、长上、备身,左右备身、左右亲、勋、翊卫府中郎将,兵曹三卫,折冲、果毅、别将、长史、兵曹参军、校尉、旅帅、队正、队副、镇军司马、判司,太子詹事府丞、主簿、司直、司议郎、舍人、文学,校书、正字、崇文馆校书、侍医,通事舍人、左右春坊録事、主事、三寺丞主簿、诸署令丞、典仓署园丞、廐牧典乘、内坊典内及丞、典直,率府长史、录事诸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校尉、旅帅、队正、队副、直长、千牛备身、亲勋翊府中郎将、兵曹三卫,王府文学、东西阁祭酒、掾属、主簿、录事诸曹参军、行参军、典签、典军、执杖执乘亲事、校尉、旅帅、队正、队副、国令、大农尉丞,公主邑令丞、邑司录事,河南应天及诸次府都督都府功曹、仓、兵曹参军,诸州司功、司仓、司兵参军,诸县丞,京县录事,诸镇仓曹、兵曹参军,戍主、戍副,关津令丞,并门下省城门、符宝郎,太常寺协律郎,军器监丞、主簿,太常寺郊社、太卜、廪牺,光禄寺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卫尉寺武器、守宫,太仆寺乘黄、典廐、典牧、车府,鸿胪寺典客、司仪,司农寺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太府寺诸市,少府监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将作监左校、中校、甄官署令丞、监膳,殿中省六局直长、食医、侍御、医司、医佐、掌辇、奉乘、司廪,太子典膳、典药、内直、典设、宫门郎并局丞,皆存其名,而罕除者皆不录,惟常命官者载之。诸司主事、录事皆存,而无士人为之。别置中书、枢密、宣徽院、三司及内庭诸司,沿旧制而损益焉。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