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文学理论本土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先霈(1939-),男,江西九江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文学批评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文学和文化本土化是对应于文化全球化而提出的。全球化指向各民族国家文化的趋同,本土化指向趋异。一百多年来亚非拉不断涌起的本土化运动,就是后发国家对殖民国家文化威胁、文化渗透、文化倾销和文化压力的反应。既要开放、借鉴,又不照搬、依附外来文化;既要独立自强,又不闭关自守,不拒绝交流和学习——这是后发国家需要处理的难题。文学理论的本土性,和它对本土语言特性的认识密切相关。深入认识汉语的特性,认识汉语在文学美构成上的作用,认识汉语语言发展变化对文学的影响,有助于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当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转型中的大国,我们的文学理论对社会变迁中的突出现象,例如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变化,对反映这类社会变迁的文学创作,可以做出概括,从中提炼出新的概念和命题。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 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12)01-0108-05

      自从十九世纪后期西方学术进入中国,带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起了巨变,也产生若干隐忧,其中,让几辈文学理论家焦虑的是文学理论的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怎样妥当处理。近十多年,文学理论本土化更成为日渐增强的呼声,而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首先要问一问,为什么要下大力气促成文学理论本土化呢?是因为爱国之心,因为国家民族的本位意识,觉得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一个文明古国,就应该提出本土特性鲜明的文学理论吗?那可以是一个重要理由,但是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文学理论本土化包括若干方面和层次,其中有表述方式的本土化,观念、立场的本土化,研究对象和关注对象的本土化亦即实践来源的本土化。决定性的、起关键作用的是最后一项。文学有全人类的共通性,但同时还有民族特性。文学理论批评的本土性,最主要的是来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的本土性。我们之所以热心于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理论,是因为本土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单靠外来理论不能解决得透彻、完满。此前若干年,学界谈论“失语症”,偏重于文学理论的表述方式,注意力多在术语层次,故未能触及根本。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国的文学理论建设,目的首先是回应中国本土文艺实际中的问题;能够推动本土实践中重大问题的解决的理论,自然就会具有本土性。

      文学理论本土化是文化本土化下面的一个子项,需要放在文化本土化总体中来探索、衡估、考量,才能对之得到较为深入全面的认识。文化本土化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在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扩张活动之后发生的,主要体现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其精英成员、知识分子,对于本土文化传统沦丧的担心、焦虑,对于殖民主义的文化涵化的反拨和反抗。在世界近代史上,这种反抗有不少是以失败而告终,美洲的印第安文化、非洲的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都由于殖民者的摧残、扼杀而衰落。失败的结局,在多年之后促成新一代对古老的本土文化之根的怀恋和追寻。到了二十世纪末,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急剧加速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文化产业化政策被多国政府所采纳,以强大国力、强势经济为凭恃的西方强势文化,乘势日益加剧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挤压,造成发展中国家文化输出难有进展,而文化借贷、文化入超则有增无减,于是,文化本土化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突出和尖锐起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面,关于文学理论本土化的议论在中国日渐升温。

      所谓本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是凝固的;本土和本土化,是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动态性的概念。“本土”有宽窄不同的界限,一个地域、一个国家、一个文化圈,都可以被看作“本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个国家,某个地方行政区域,某个文化圈,其范围常有大大小小的变动。许多国家疆域曾屡次发生变化,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动更是常见,某种文化的覆被范围更多伸缩、转移。例如,在中国,吴文化、楚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是各个地区的本土文化,两三千年来一直在变动之中,地理范围有变化,核心内容也有变化。但是,地域、民族、国家一经形成,就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文化的本土性形成之后,比之行政区划具有更大得多的稳定性。

      文化的本土化与文化的民族化相关联,但是,对“民族”概念的内涵,学界存在若干不同的诠释,理解上有重要分歧。①人们谈到文化本土化时所说的“民族”,一般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而不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族群。就民族国家来谈文化本土化,涉及主权,涉及国家间和一国内的政治;而就族群来谈文化本土化,主要地只是文化本身的问题,有时甚至偏于审美形式问题。所以,虽然“本土”有时也被用来指一个国家内的某些地域,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族群,虽然地域文化和族群文化的变迁、发展,也必须处理本土原有特质与外来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这和民族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本土化是性质不同的问题。我们在此讨论的是民族国家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即中国作为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它的文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文化本土化是对应于文化全球化而提出的。全球化指向各民族国家文化的趋同,本土化指向各民族国家文化的趋异。在近代以来直至当前的现实中,趋同和趋异交错缠结,这就造成文学理论本土化问题的复杂和困难。

      现代化的过程是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密切的过程,交往增多增快乃是大势所趋、不可阻遏,也不应该阻遏。交往并非总是对等、公平的,更多的是伴随着利益的争斗,伴随着掠夺、剥削和侵凌以及对掠夺、剥削和侵凌的抗争,所以,其中就充满了不同文化的博弈。后发国家如何对待外来强势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具有单向确定答案的问题。这些国家里的渴望民族振兴、国家崛起的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往往面临艰难的抉择。为了改变落后挨打的痛苦处境,需要找到落后的原因,探明落后的根由。这就要正视本土原有文化的弊病,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学习外国的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开放和封闭两种思潮,在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此起彼落,长久地对峙。具有时代先进性的文化,在近代史上常常首先是主要掌握在殖民国家手里,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他们的当政者受利益集团支配,并不是要帮助后发国家建设各自特有的文化,而是要取而代之,最终达到政治控制和经济控制的目的。一百多年来在亚非拉不断涌起的本土化运动,就是后发国家对殖民国家文化威胁、文化渗透、文化倾销和文化压力的反应。因此,照搬、依附和独立、自强两种思潮,也在后发国家内部此起彼落,长久地对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