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语的数词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安其(1946-),男,浙江温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编审,主要研究历史语言学(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突厥、蒙古、满-通古斯、朝鲜和日本诸语的数词有相对独立起源,称其为阿尔泰语的数词。其中“一”“二”来自“少”,“三”或来自手指示数法,“四”有同源关系,“五”的读法来自各自“手”的读法,“六”“七”“八”“九”可能来自肢体或手指示数法的语言表达。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字号:

      阿尔泰语系的文化背景为七八千年前辽河西北一带的兴隆洼文化,五六千年前演变为红山文化,其组织为母系氏族社会或较为简单的部落社会,迁徙是当时语言传播的主要方式。阿尔泰人部落联盟大约出现于距今三四千年前,与黄河流域的居民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诗经》时代称他们为“玁狁”或“狄”,秦汉时称其为匈奴。

      东亚语言的“一”“二”通常来自“少”,如台湾南岛语系的语言,泰雅语“一”qutux和赛德克语“少”qutuh<*qutiq有词源关系。阿尔泰语的“一”“二”有不同的来源,它们都来自“少”“小”等,“三”的来历也不同,“四”有对应关系,诸语“五”的说法与“手”有关,东亚其他语言也是如此。

      早期阿尔泰部落之间通行的语言可能是a e i o u五元音系统,有类似于南岛语的不甚严密的元音和谐,并成为早期突厥语的语音表达方式,其辅音系统为:

      

      语言单纯词的音节数目、不同音节的数目、辅音系统和元音系统之间有互相调整约制的关系,一个方面的简化可能引起另一方面的复杂化。信息传达的复杂化促使语音复杂化。阿尔泰语元音长、短对立和塞擦音为后起。元音和谐与长、短对立从满足信息传达需要看是互相矛盾的。

      一、突厥语

      突厥语自立门户的历史大约超过五千年,前期的突厥语可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阿尔泰语方言阶段(前突厥语时期),第二阶段为早期部落交际语阶段。匈奴西迁之后到蒙古人西征是中古突厥语,此后为近现代突厥语。早期突厥语不用鼻音和流音为首辅音,维吾尔语、图佤语、撒拉语保留早期阿尔泰方言的辅音系统。突厥语的基本数词起源于前突厥语时期,从以手指示数法和肢体示数法为主转为口头语言示数法为主。

      (一)语音

      

      

      (二)数词

      1语音的解释

      

      

      2词源关系

      

      二、蒙古语族语言

      从早期的红山文化向东扩展,到东胡的出现,是蒙古语族语言历史的第一阶段。西汉时匈奴主体西迁,后回鹘汗国溃败,蒙古语族西支的语言已经与蒙古语和达斡尔语较少联系,至12世纪蒙古部落于额尔古纳河畔兴起,是蒙古语族语言历史的第二阶段。此后是中古、现代蒙古语族语言时代③。蒙古语族语言的基本数词起源于其历史的第一阶段。

      (一)语音

      现代蒙古语、东乡语、土族语和达斡尔语等的塞音是清的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与其对应的保安语是清的送气和半浊不送气的对立,它们应来自清浊的对立,经历浊塞音、擦音的清化,仍分别与突厥语族语言同部位清、浊塞音和擦音对应。以下比较中仍采用原有资料的记音,蒙古语指蒙古语正蓝旗话。

      

      有的词首舌根塞音和唇塞音可成为塞擦音。

      3 j

      

      

      (二)数词

      1语音的解释

      

      

      

      三、满-通古斯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