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汉语方言第三人称代词类型特征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层次

作 者:

作者简介:
侯精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南段人称代词“他”读上声与“我”、“你”同调,存在类推牵引关系。中段“他”读阴平与“我”、“你”不同调,不存在类推牵引关系。北段阴平与上声单字调合流,“他”与“我”、“你”也不存在类推牵引关系。存在类推牵引关系的南段地区属中原官话。不存在类推牵引关系的中段、北段地区属晋语。本文依据近代文献及跨语言比较的资料,分析沿河地区第三人称代词的历史层次。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字号:

      一、引论

      1.1 分布

      本文论及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23个县市的汉语方言,山西境内有13个,陕西境内有10个。参看下文第三人称代词“他”声调类型分布图。

      黄河北段4点:东侧 保德 河曲(山西)

      西侧 府谷 神木(陕西)

      黄河中段13点:东侧 吉县 大宁 永和 石楼 柳林 临县 兴县(山西)

      西侧 宜川 延长 延川 清涧 吴堡 佳县(陕西)

      黄河南段6点:东侧 永济 临猗 万荣 河津(山西)

      西侧 合阳 韩城(陕西)

      

      选择以第三人称代词作为汉语方言分区标准的理由。罗杰瑞(1995)提出10条区分汉语方言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单数第三人称代词“他”。《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003图“他~姓张”展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黄河出山西、陕西,往东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地处黄河下游的不少地区也有“他上声”现象(曹志耘,2008)。“他”读上声或可看作是黄河下游汉语官话方言的地域特征。“他”作为汉语方言分区标准,是合适的。对汉语方言第三人称代词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它对于探究第三人称代词的历史起源、地理演变以至相关的语言接触关系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

      1.2 历史层次

      “方言层次构构成十分复杂,远非文白二字所能概括(杨秀芳,1982);现代汉语方言之形成系多层次累积的结果(徐芳敏,1991);层次间可能会以‘叠置’方式完成其竞争、取代的过程(徐通锵,1991),但也可能形成‘混血音读’,而使得层次分析更加困难(王洪君,1987;杨秀芳,1993)”(引自丁邦新,2007:13;何大安著《语言史研究中的层次问题》)。“累积”、“叠置”、“混血”是语言演变的自然阶段。本文对沿黄河方言第三人称代词历史层次的分析意在说明某种形式是在某个历史年代中居于主导地位。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叠置”现象在中段晋语区与南段中原官话区的过渡地带大宁、吉县、宜川、延长一带比较明显。沿河地区“兀”→“兀那”→“那”的叠置在近代文献里也有所显示。非沿黄河地区山西平遥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兀家们”显然是“兀家”+“们”的叠置。第二人称代词复数“年[niE]们”则是“你家+们”的叠置。历史层次叠置的研究是一个既重要也有难度的题目。

      二、第三人称代词“他”类型特征的地理分布

      

      2.1 第三人称代词单数“他”的三种不同类型特征

      山西、陕西沿黄河地区南段方言“他”读上声与“我、你”同调。“我、你”与“他”存在类推牵引(analogical attraction)关系①,下文称作类推(岩田礼,2009:22)。

      中段方言“他”读阴平,与“我、你”不同调,为非类推牵引关系,下文称作非类推1。

      北段方言由于阴平与上声两个调类合流为一个阴平上调,因而“他”与“我、你”是一种假类推牵引关系,下文称作非类推2。

      

      

      

      表1为中原官话区。表2为晋语核心地区。表3为晋语非核心地区。

      这三个表还说明沿黄河东西两侧方言的类型特征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沿黄河南北段的汉语方言类型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沿河地带横向贯通,纵向阻隔的状态。“就总体来看,秦晋两省沿河方言之间,南北差异大于两岸差异,不少特点体现出黄河两岸同步并行的态势”(邢向东,2009:167)。横向贯通之原因在于“跨越黄河自古至今都是沿河区域居民进行社会交往、满足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秦晋沿黄河地区古代区划跨河互属现象给两岸方言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王临惠,2011:225-226)。

      2.2 过渡地带

      上列三个表总共列出20点方言,吉县、宜川、大宁三点属于例外未列入,本节作一总的说明,见下表4。

      

      吉县、宜川均无入声,分属中原官话汾河片、关中片。按理“他”与“我、你”应属类推牵引型,与黄河南段中原官话同步,但实际并非如此。吉县、宜川属非类推牵引型,与晋语同步。吉县、宜川方言具有晋方言特征不仅只此一例。晋语的重要特征,如表音词头“圪”,在吉县、宜川就很丰富(蔡权,1990: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