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乞大》诸版本看14至18世纪汉语“儿”尾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长书,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学和语义学的研究(山东 济南 250014)。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儿”尾在现存《老乞大》四种版本中的分布和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考察与“儿”尾相关的异文现象,本文认为,《原本老乞大》和《老乞大谚解》中“儿”尾为自成音节的“儿”缀,相当数量的名词性成分后面都可添加“儿”尾,其构词能力要超过后两个版本中的“儿”尾;《老乞大新释》和《重刊老乞大》中“儿”尾的性质也为“儿”缀,但是与前两个版本相比,其分布和数量都大幅度减少,这似乎与“儿”化韵的产生有密切关系。这些不同版本中的“儿”尾差异,反映了14至18世纪汉语“儿”尾的变化发展情况。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7 期

字号:

      一、引言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儿”既可以表示独立的“儿”音节,又可以表示“儿”化韵,二者都有明显的卷舌音色,其区别在于“儿”化韵仅仅在前一音节末尾添加一个卷舌音色,不独立成音节,而“儿”音节的卷舌音色单独构成一个音节。造词时,“儿”音节经常被用作后缀①如“,而“儿”化韵往往被用来区别意义和词性,这可以看成是一种音变造词的手段,②如“”,书面上通常用下标的小字表示。从汉语史来看,“儿”缀至少在唐代就产生了,到宋元才较为普遍,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儿”化韵则是在明代中期以后产生的,③在这一时期以及之后的文献中,两种性质的“儿”才开始并行使用,它们在书面上都可以记作“儿”,所以分辨它们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学者们通常用“‘儿’尾”来统一称说近代汉语书面语中两种性质的“儿”,本文将沿用这个说法。

      《老乞大》系列版本横跨了从元至清中前期四百多年的时间,其语言反映的是14至18世纪北京地区人们使用口语的情况。据汪维辉先生的考证,四种版本的大致时代是:《原本老乞大》(约1346年)→《老乞大谚解》(约1483年)→《老乞大新释》(1761年)→《重刊老乞大》(约1795年)(以下分别简称《原本》、《谚解》、《新释》和《重刊》),这正是“儿”缀不断发展,“儿”化韵逐渐产生的一段时期。其中《原本》和《谚解》大约产生于元至明初,它们比“儿”化韵的产生要早二三百年,其中的“儿”尾应该是词缀;《新释》和《重刊》大约产生于清中前期,它们的出现要同时或稍晚于“儿”化韵的产生,其“儿”尾的性质需要进一步分析。由此推测,《老乞大》不同版本中的“儿”尾极有可能反映14至18世纪汉语“儿”尾的共时存在状态和发展变化规律。这一点本文将主要通过对《老乞大》四种版本与“儿”尾相关的异文的比较来探讨。本文关于《老乞大》和《朴通事》系列版本中的语料均来源于汪维辉所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

      二、《原本》和《谚解》中的“儿”尾

      《原本》和《谚解》相距仅一百年左右,二者故事情节相同,文字改动不大,《原本》中的“儿”比《谚解》要多出几个,其余都完全一致。我们首先从《谚解》入手,最后补充说明《原本》中的“儿”尾。《谚解》中共有135个“儿”,其中“儿马、男儿、女儿、汉儿”中的“儿”,意义实在,是词根,其余131个“儿”是词尾,它们出现在62个词中,后者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这些“儿”尾全部都出现于名词性或量词性的成分后面。它们在《谚解》中的构词规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音词根后带“儿”尾构成派生词的情况;另一个是“儿”尾进入复合词结构的情况。

      先来看“儿”尾构成派生词的情况。这种构词法唐代就已出现,到了宋代已经比较普遍,这一时期“儿”尾主要加在表动植物的词素后面(如杜甫《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到了元末明初,除了表动植物的词素后加“儿”尾外,其他名词性和量词性词素后面都可以加“儿”尾,而且其数量要超过表动植物词素后加“儿”尾,占有优势地位,《谚解》中“儿”尾的这三种用法都出现了,它们有:表动植物的名词性词素+“儿”尾:牛儿、鸡儿、枣儿、梨儿;其他名词性词素+“儿”尾:馅儿、甑儿、襟儿、袴儿、筐儿、铃儿、瓢儿、褶儿、锥儿、罐儿、卓儿、槽儿、丝儿、肚儿、房儿、井儿、句儿、盏儿、锅儿、路儿;量词性词素+“儿”尾:片儿、锭儿、分儿、盒儿、口儿、顿儿、棚儿、些儿、遭儿、家儿。可见,14到16世纪“儿”尾已经融入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中,其构词能力不断发展,是一种极其有活力的构词手段。

      《谚解》“儿”尾的活跃程度和构词能力,还可以通过对一个词根加“儿”尾成词和不加“儿”尾成词两种情况的比较体现出来。这共有两种情形:

      第一,一个词根在《谚解》中加“儿”尾和不加“儿”尾都能独立成词,加“儿”尾和不加“儿”尾其词义一般都相同。这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不加“儿”尾成词的频率要高于加“儿”尾成词的频率。这共有9组,它们是(每词后圆括号中的数字为其出现次数):些(62)—些儿(2)、家(16)—家儿(1)、井(10)—井儿(1)、句(5)—句儿(1)、遭(4)—遭儿(1)、盏(6)—盏儿(1)、锅(5)—锅儿(2)、路(9)—路儿(2),如:

      

      2.加“儿”尾成词和不加“儿”尾成词的次数基本相同的情况,这种情况共有6组,我们发现仅有1组加或不加“儿”尾意义完全相同:房(2)-房儿(1),例如:

      

      其余5组加或不加“儿”尾意义有所不同,它们是:口(2)—口儿(1)、丝(2)—丝儿(1)、肚(2)—肚儿(1)、顿(2)—顿儿(1)、棚(1)—棚儿(1),例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