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日语中的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①是指主体对客体施加动作或作用,从而引起客体发生动作、状态变化的及物动词,如「殺す」(杀死)、「壞す」(弄坏)、「曲げる」(弄弯)、「止める」(停止)等。这些动词本身兼有“主体的动作”和“客体的变化”两方面的意思,被看作是及物性最强的典型的及物动词②。日语中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辨而展开的,大部分研究都只停留在动词层面,而对于同一类型的及物动词在句子中及物性如何体现并没有提及③。那么由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构成的动词句的及物性是否都是相同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句子。
从例(1)中可以看出“太郎杀死了次郎”是一种作用关系,「太郎」对「次郎」施加了动作作用,「次郎」发生了变化,句子和动词一样及物性是最高的。而例(2)如果翻译成“由于空袭太郎烧毁了房子”,把「太郎」看成动作的施加者,则意思不通,且不符合句子本义。汉语意思应该为“太郎的房子由于空袭被烧毁了”,也就是说形式上用的是及物动词,但意义上却带有受动的含义。「太郎」并没有对「家」施加任何作用,「家な燒く」(烧毁房子)这个动作并不是「太郎」发出的,他只是承担了由于空袭而导致房屋毁坏的结果。由于主语「太郎」并没有对宾语「家」施加任何作用和影响,相反,主语却因为宾语的变化“房子被烧毁了”而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很难认为该句的及物性和动词本身的及物性一样高。从主语受到影响的角度来看,例(2)具有受动④的含义。「殺す」和「燒く」同样都是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动词本身的及物性都是最高的,为什么上面句子的及物性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2.理论基础 日语的及物性研究主要围绕动词进行。传统的日语研究主要把及物性看作一种作用和影响的施加。天野(1987)对「状態变化主体の他動詞文」⑤进行考察,认为“及物性”不单单表示“施加作用”,当把它的意义扩大到“所有”时,就可以正确解释「状熊变化主体の他動詞文」了。天野虽然分析了句子的及物性,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层面上“所有”也是及物性的用法之一。如天野认为例(2)表示“所有”含义,但句子谓语动词「燒く」(烧毁)本身并没有表示“所有”的含义,那么这个含义是来自于哪里的呢?对于这点,他并没有进行解释。 角田(1991)把句子的及物性定义为事态的参与者在二者(施动者和受动者)之上,施动者对受动者施加作用,且使受动者发生变化。但他也只考察了不同类型⑥动词的及物性,并没有考察同一类型的动词在句子中产生不同及物性的现象。 本文虽然同意角田(1991)对及物性的定义,但认为在分析时应区分不同的层面。如果一概而论,就无法解释为何采用高及物性动词的句子其及物性却可能很低。因此在谈及物性时,应首先明确所指的是哪一层面的及物性,动词的还是句子的。本文认为除了动词和句子,我们还可从另外两个层面讨论及物性,那就是事态和认知主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讨论及物性。根据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在日语研究或国内的汉语和英语研究中,还没有人明确提出要分多个层面来讨论及物性。 以下将阐述在事态、认知、动词、句子四个层面的及物性分别所指的含义。 首先,事态是我们对外界进行描述时的基本材料,事态本身就具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类型。如“太郎杀死了次郎”这一事态中有两个参与者,并且其中一个参与者太郎对另一个参与者次郎施加了作用,使次郎发生了变化,是一个及物的事态;而“太郎跑步”这一事态中只有一个参与者,并且太郎未对任何对象施加作用,是不及物事态。当然也存在处于及物、不及物两者之间的类型,如“太郎举起了双手”,虽然事态中只有一个参与者,可是太郎对自己的手施加了作用,手虽然是太郎身体的一部分却不等同于太郎,因此这个事态介于及物与不及物之间。 其次,事态只有进入人的认知,才能成为我们组织语言的材料。而人的认知是带有主观性的,如对于“太郎杀死了次郎”这个事态,人的认知既可以认识到整个的事态,产生一个及物的认识,也可能只关注次郎死了这个变化结果,产生一个不及物的认识。因此,人的认知的选择性对句子的及物性也产生重要作用。 再次,现有的动词作为已经存在的语言实体,具有一定的用法、含义,这些是不可以任意改变的。其本身也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用法,那就是通常所说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如日语里的「殺す」(杀死)、「食べる」(吃)是及物动词,「寝る」(睡觉)、「走る」(跑步)是不及物动词。 最后,句子作为反映人们思想的产物,是由事态经过人的认知过程的加工,再通过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语言规律用单词连接起来的产物⑦。所以一个动词句子所体现的及物性由动词、事态、认知方式三个层面的及物性所决定。及物性高的句子,其作为客观材料进行描述的事态也必须是及物的,也就是事态要有两个以上的参加者,施动者对受动者施加作用,受动者从而发生变化。认知主体在认识事态时要采取及物的认识方式,意识到事态的施动者和受动者,在产出句子时采用实际事态的施动者作为句子的主语。最后,认知主体使用的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即动词本身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够表示以上的及物事态。这样的句子其及物性较高,但如果在任何一个方面不满足以上条件,句子的及物性便相对较低。上述四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